培养理性思考的能力
2025年09月26日
二、培养理性思考的能力
社交传播语境下,人人都是受众和传播者,公众代表的“民意”甚至可以对官方媒体反向“施压”,继而改变舆论风向。自媒体和新媒体时代,作为使用者和受益者的“80后”“90后”“00后”已经成长为主要舆论群体,其中不乏意见领袖。媒介依赖综合症和手机综合症已成为一种时代病,这一年轻群体也为当代“媒介审判”现象的出现提供了土壤[31]。
微博用户是信息发布的源头,提高微博用户的社会责任感和媒介素养,使他们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规范,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是建构微博话语秩序的关键环节。微博用户要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舆论监督的主体意识,提高自身媒介素养,提高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加强媒介道德修养,实事求是地发布信息,冷静地转发信息,减少虚假信息的再次传播。微博用户之间也应自觉建立起友善、和谐、互利和相互尊重的人际关系,让诚信、善良、正直、谦逊的伦理规范成为大家的共识[32]。
勒温提出的群体动力学理论表明,处于群体中的个体极易放弃独立思考与个体人格,群体压力下的个人容易因此陷入无意识亢奋,形成盲从舆论流。在微博的舆论场域中,粉丝因对名人的集体追捧而形成同质的团体意见,造成了公共空间讨论不充分、异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33]。话语表达的极化现象往往会使大众在非理性氛围中随波逐流,丧失敏锐判断力与理性思考能力,常常会导致看法、意见与价值观的偏离[34]。通过普及新媒体伦理,可以发挥正本清源的效果,从个体角度提升新媒体空间的整体素养。提升微博用户的态势判析、行为操作、善恶定向和道德抉择能力,打通网络舆论引导的“最后一公里”,能从根本上降低“网言网语”变为“妄言妄语”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