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
新浪大V媒介素养、道德观念以及自我管理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反映于微博内容中,并决定着微博品质的优劣和微博的发展方向。新浪大V的自我修养是其养成良好道德的内在约束,在我国对微博空间的监督制约机制尚未足够健全、足够完善的状态下,良好道德的养成首先依靠的是新浪大V的内在自觉性,他们的自我修养在网络道德中的地位就显得更为突出、重要。
任何理性的话语表达都不可能独享表达自由,也不可能享有绝对的自由。表达中不能触犯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不能对他人人身与名誉等造成伤害,在表达过程中要加强自我克制与内省意识,自觉地认同与遵循公共规则,特别是“对于那些成年人或心智发育完善的人来说,所有客观的约束都有事先主观约束的效果”[6]。就如同法律条文,社会规范同样需要人们的内心认同与自律将其内化为主观认识,“只要社会规范被主观内化为每个主体的心理意识,它就能对所规范的行为起到同步约束的功效”[7]。
在“后危机时代”,媒介话语表达的自律性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就是“慎独”,即一个人独居、独处之时,也要做到谨慎有德。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新浪大V的言语表达是一种“姿态”符号,虽然并不履行表达情绪的作用,却会成为刺激情绪的原因。新浪大V的姿态与粉丝的行为之间有一种相互影响的作用,大V的姿态会激起对方的反应,这些反应又成为再调整的刺激,直到最后虚拟空间的舆论流得以实现[8]。比如,在周杰伦演唱会“让公安滚出去”的风波中,周杰伦作为舆论领袖以一种傲慢的姿态出现在公众面前,并且做出了错误的行为示范,导致不明真相的粉丝带着非理性情绪行使媒介暴力,给相关公安人员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因此,在开放性的微博空间中,微博意见领袖要肩负起自己应负的责任,提供正确的信息,为营造健康的网络公共领域而努力,不能成为“起哄”者的靶子。
新浪大V作为微博公共空间话语权的实际掌控者应该为建立微博空间的健康秩序作出自己的一份努力,首要之举便是强化自己的社会责任意识。任何个体都是社会的一员,特别是在矛盾频发的转型时期,新浪大V更应该肩负起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义务,在作出任何决定之前都应该进行预判,考虑该决定是否会对社会、民众、政府、国家产生不良影响,切勿因自己的冲动之举导致社会情绪的极化。所有的新浪大V都应该坚守法律法规、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利益、公民合法权益、社会公共秩序、道德风尚以及信息真实性这七条底线,用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承担身为微博意见领袖该承担的基本义务和责任[9]。在“温州动车追尾事故”“马航MH370失联”等重大事件中,某些新浪大V故意发出雷人之语,不断挑战网络传播与国人的道德伦理底线。这些表达失范行为致使舆论环境更加诡异复杂,重创了社会共识和伦理道德。
法律是硬性的规范,在对新浪大V表达行为的约束中,伦理应是新浪大V心中内含的标尺。新浪大V除了要具备新媒体技术的操作能力,也要有应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强烈敏锐性和透彻洞察力,更要有在大是大非面前坚持正确政治立场的定力。当理性观点、客观意见被妖魔化、隔离化、情绪化之后,一旦新浪大V的非理性表达和不恰当诉求通过“群体盲思”的短板进行传播和蔓延,就会造成网络暴力、“舆论审判”、群体极化等乱象。因此,新浪大V首先要成为自己的把关人,提升媒介素养和道德观念,消除以博眼球为经济增长点的拜金主义观念,从根本上杜绝失范现象。同时,要以正确引导网络舆论为准则,杜绝传播不真实、不客观、偏激的网络舆论,做到胸中有“则”,肩上有“责”,在思想上强化新浪大V的公民意识与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