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监管尚需完善强化
“净网2017”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各地“扫黄打非”部门加大了网络监测力度,严厉打击网络传播淫秽色情信息的行为,同时坚决查处履行主体责任不到位、监管不力的互联网企业。微博中存在部分账户发布并大量传播淫秽色情短视频的情况,一些账号持续发布且存在较长时间,其中部分视频的点击播放量达上千次。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部署北京市文化执法部门对微博中经常出现不法用户传播淫秽色情视频且处置不力的情况进行了查处。北京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对运营微博的北京微梦创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作出了相关行政处罚,并责令其进行整改[3]。这暴露出微博平台在内容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
微博的网络服务提供商和管理方的监管不力是新浪大V表达失范的重要原因,这为大V的失范性表达制造了可乘之机。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有成熟而规范的把关流程,单向、线性的“水渠式”把关相对严密,上一个关口一旦被堵住,信息在理论上就无法进入下一个关口,这就大大提高了把关的安全性和效率。传统媒体的这种“水渠式”把关,层级清晰,责任容易界定,但传统媒体时代的把关流程与把关理论已经不能适应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需求。
新媒体时代对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有所颠覆,话语权逐渐下沉,网民拥有了信息选择权、发布权、传播权、创造权。新媒体的开放性、匿名性、草根性、互动性等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把关人角色的转变。微博作为国内极具影响力的社交媒体平台、最大的信息网络和社交兴趣网络,实现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与大众传播的融合,传播效果呈指数级增长。网络信息传播的匿名性弱化了发言者的责任意识和道德观念,为别有用心的借势营销者提供了便利。新闻事件层出不穷,各种观点莫衷一是,微博空间的信息海量性、传播速度即时性、传播范围跨时空性、传播形态多媒体性等特点,更加剧了信息传播复杂性与平台把关有限性之间的矛盾。
微博自诞生以来就一直以开放程度高为傲,微博运营商并不想损害微博的开放性。当微博意见领袖出现失范行为以后,他们多采取一种“无为而治”的方式,等待网络实现自净化。也正因为如此,微博公共空间里的谣言才会屡清不绝,微博意见领袖的失范行为也屡禁不止[4]。以微博为代表的网络空间缺少有效的把关措施,信息传播的隘口面临把关人缺席或不到位、控管缺位等困境。目前,微博平台的信息甄别能力较为有限,事前监管存在漏洞,事中监督不到位,事后监督缺乏必要的挽救措施,最核心的问题在于对新浪大V的监督过程缺乏刚性机制,监督的效果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