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题意义
2025年10月13日
一、选题意义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当代中国的现实需要和价值诉求。建设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不仅是我党应尽的职责,也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利益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具有长期性和曲折性。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巨大成就。为了推进新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国家各行各业急需大量的高层次、高素质人才。新时期,为满足人民日益提高的精神需求,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新目标,高校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重建高校教师道德品格规范,是现代社会所担负的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
人才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高等学校的教师道德品质是人才资源价值实现的重要体现。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在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水平、社会服务、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开发高校教师人力资源重在师德建设。加强师德建设是培养师德高尚、政治坚定、勇于奉献的教师队伍的基础,同时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高质量人才创造基础条件,储备优秀社会人才,促进高校人力资源可持续性发展,推进高校教育制度革新。本书从纵向角度,回顾了1979年至今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历史发展进程,对道德建设、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及高校师德建设的概念进行了深入剖析,综合国内外学者对道德建设的研究内容,进行学理上的澄清;从横向角度重点分析了青年教师师德问题的产生、原因以及建设途径,探索了多元化背景下的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现状。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历史进程中研究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问题,其研究价值也正是本书所要体现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