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高校师德建设的关系
新世纪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就是发展,经济发展具有首要性和必要性。在如何发展经济的问题上,关注焦点在于道德的发展走向和道德价值目标的设定。经济与道德之间的关系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深远意义。将经济发展与道德建设相统一,构建经济规律与道德法则相契合的崭新发展模式,推进道德与经济的和谐发展。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离不开思想道德建设
经济建设也是道德建设。在经济体制的变革中,处于变革中的高校教师从思想观念到个性发展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变化。社会经济结构的改变,带来道德意识、道德行为和道德规范的改变,这已成必然。思想观念上的改变是巨大的。比如,竞争在过去被视为不道德,甚至是集体主义的绝对对立;现在竞争被视为公平的前提,并大力倡导竞争,在高校各项制度中得到广泛应用。生产致富在过去被视为资本主义,现在其被引以为豪,依靠诚实劳动换取金钱的方式得到人们普遍认可。同理,高校教师以自己的知识和才能服务社会,获得回报,现在也是一种荣誉。集体主义在过去被绝对化,个体利益是集体利益的对立面,否定个人利益;现在将集体利益与个体利益相结合,教师在合理的范围内获得个人权益是得到保障的,个性化发展是创造培养人才的方式之一。道德在过去一律要求大公无私,现在我们承认道德的层次性、丰富性,将先进性与普遍性结合统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道德的价值观直接影响社会走向。社会经济的走向始终受到道德力量的影响,道德是关于社会“成为什么样”的伦理智慧,以自身特有的方式制约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如果离开道德的支撑,就失去了发展的意义。现代中国要以何种道德作为社会发展的伦理支撑点,是应当深入思考的问题。
经济如何发展涉及经济发展的模式和经济发展的结果两个问题,其核心在于发展目标的道德性。现代社会的发展衡量标准不仅是经济发展状况,也指向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的发展状况。科学发展观秉承以人为本的核心概念,社会发展只有符合社会道德的普遍要求,才能实现真正的发展。可以说,科学发展观突破了传统守旧的实用主义,注重经济的道德发展指向。这样的道德发展模式直接决定了经济发展能够持久稳定,坚持符合道德规范的生态型发展模式,首要任务就是保持人道主义精神,反对破坏生态环境、摧毁文明的发展,合理开发资源,保持其可持续性,以最小化的资源成本创造最大化的社会财富。这不仅有利于节约经济成本,也有利于人类生态环境的保护。另一方面,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方面,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经济的发展必然以人的发展为目的,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经济发展背后包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效率的提升和物质总量的增长,即使根据按劳分配的原则,依然会带来贫富收入差距增大、生态环境恶化、社会治安变差等一系列问题,从而使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不同步。科学发展观倡导以人为本,就是反对将经济发展凌驾于人的发展之上,反对将人当作经济增长的工具和财富的奴隶,要求建立合乎人的各项利益需求的道德价值目标。
(二)思想道德建设是市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
英国伟大的哲学家和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著有《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两本书,其中提到了“道德人”和“经济人”两种人的概念。“道德人”的人性观是理性的,富有正义感、同情心和利他性;“经济人”则是非理性的、自私、享乐和利己主义,两者看似是对立的矛盾体,却是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体。前者是社会生活中的人,后者是市场经济领域中的人,他们遵循不同的道德原则,适用不同的道德评价标准。在社会经济生活中,“道德人”的利他行为付出的劳动越多,获得的回报也越多;“经济人”利用经济市场的作用追求个人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主观上上利己,客观上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道德人”是人性的代表,人的同情心是一切道德情操产生的根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谐发展的基础。同时,人不可避免地参与经济活动,受到虚荣、贪婪、利己等各种情感的困扰。因此,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理应受到道德观念的束缚,时刻将利他性原则根植在社会活动中。市场经济的运行和社会的稳定发展都需要依赖朴素情感的维系。
我们可以借助亚当·斯密的理论探讨道德对于经济的影响。第一,可以完善“经济人”的道德人格。爱岗、敬业、诚信、友善是现代社会核心价值观对个人的要求,也是“经济人”应当具备的美德,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也要设身处地替他人着想。控制个人情绪也是难得的美德,将自我情绪降到最低,压抑人性中最难以抑制的激情,做好自我控制,遏制自私的欲望,对个人的道德完善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第二,可以构建健康的社会经济伦理。经济发展需要人格相互尊重的伦理前提,诚信是市场经济运作的基础,也是核心价值。经济的健康运作不仅依靠法治,还需要道德文化的推动。前几年,武汉市黄陂出现的“信义兄弟”是现代社会诚信的标志,曾入选全国道德模范,2010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其实事情非常平凡,哥哥春运返乡途中遭遇车祸,弟弟担负起哥哥公司的债务,按时结算雇用农民工兄弟的工资,兄弟两人的感人事迹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可。武汉市原市长阮成发批示:“孙氏兄弟事迹感人。这就是典型的武汉人,信义、守诺、豪气,我为这样的武汉人而自豪。”健康的经济伦理需要政府提升公信力,个人要加强自律,企业要增进道德责任感。第三,可以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在经济社会环境下,其中每个人都扮演不同的角色,充分发挥“道德人”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让诚信、良知、守信成为规范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力道德保障;“经济人”控制利己的欲望,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待社会进步和长期效益。社会经济的繁荣只有建立在互信、互助、互利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构建和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