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2025年10月13日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本质是道德建设,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传播先进思想,在实际行动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培养“四有”新人是新时期文明礼貌的新公民的目标。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先进性体现在新型社会关系的建立上。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全党、各条战线的共同任务。党的思想建设是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支柱,各级学院的教育工作者都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道德工作的重任。采取统一认识,组织强大的思想工作队伍,扩大对人民群众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认真做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用革命的思想和革命的精神振奋起广大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2]。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总结“文化大革命”所带来的严重后果:经济发展停滞不前,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持续下降;十年浩劫给广大知识分子、文艺界艺术家们在精神上和肉体上带来刻骨铭心的伤害,娱乐活动的单一,文化活动的萧条,造成人民群众精神生活极度空虚贫乏,广大人民群众对国家经济的落后状况、整体道德思想境界的不断后退感到十分失望。中国共产党及时调整国家前进的方向,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为未来国家发展的工作重点,加快经济发展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大思想道德建设的力度。由于经济基础的薄弱,在着重纠正阶级斗争的“左”倾错误的同时,出现了否定四项基本原则的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倾向,这就需要明确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战略地位,确定它的根本任务和总的指导方针,在着眼于立的同时也要创新。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大人民的思想道德建设,并将之与经济的急速发展相匹配。只有道德建设跟上经济发展的速度,社会主义建设的整体发展格局才能保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