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价值支撑

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价值支撑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思想保障,也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赋予和谐社会时代内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与和谐社会相互统一的过程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步发展。

(一)保障政治现代化的方向

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实践活动和思想体系相结合,且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制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这一根本问题,这源于我国社会历史发展进程到了一定阶段,需要对传统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进行深入剖析和了解。它不仅概括了社会主义价值的核心意义,也包含了人类传统文明成果和价值共识的优秀元素。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念和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重大理论创新和重大战略任务,必须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信仰不但赋予道德以自律的本性和意义,也是人们的精神支柱和道德选择的标准,可以提升人们的道德境界、塑造道德人格,不仅是道德行为的动力,也为人生路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就是建设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巩固思想道德基础,保障政治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也是重要任务之一,巩固思想道德建设,需要加强民族自豪感,丰富时代精神。民族自豪感需要全体公民以长期生活实践为基础,形成得到公认的道德品质、价值取向和思想内涵,是整个民族文化传统的综合反映。我国的民族文化传统得以不断传承,生生不息,离不开核心价值观的指导。爱国主义在民族精神内涵中占据主导地位,渗透在民族精神各个领域。

公民道德素质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对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有积极推动作用。社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是每个公民的美好愿望,国家能够长治久安,也是公民高素质的体现。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道德素质跟不上社会的急速发展,必然会导致价值观的混乱,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混淆视听。部分人的价值观受到利己主义的驱使,导致社会道德的滑坡和失范,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其重要作用,才能构建和谐社会的良好道德风尚。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为推进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二)加快经济建设的步伐

市场经济是一种成熟的经济体制,以资本为基础,一定的资本积累来源于资金,那么资金是资本的原始形态之一。资本通过市场经济的流通,带来剩余价值,它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这意味着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和空间维度方面效率是最高的。市场经济促进传统产业机构的更新换代的频率,使得新兴产业迅速兴起。这也对高校教师提出新的要求,要求他们适应社会更新换代的速度,身体力行加速吸收前沿科技信息,防止新旧专业知识脱节,勤勉敬业,适应社会产业格局的发展。

道德作为上层建筑,不会孤立存在,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能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也受到经济的反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的确立,本身就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引起思想领域的变革。职业道德作为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对教师的职业特性产生影响。从积极正面的角度讲,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会产生贫富的差距,科技产出的经济效益实在可观,能够激励青年教师努力进行科研,出成果;从消极负面的角度说,会促使教师仅仅看到经济利益,忽视教师本身应当承担的教学任务,在追逐名利的过程中,失去自我原则。我们必须承认市场经济带来的双刃剑效应,不能听之任之,忽视不理,也不能因噎废食,全盘否定经济效益带来的正面意义,而应当充分认识到道德的社会作用,采取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在加强道德建设的进程中,坚持以人为本,达到科技兴校的目的。

在高校师德建设问题方面,还要继承传统美德,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赋予新的内容和新的要求。对于青年教师,要树立科技兴校的思想,忠于教育事业,愿意为教育事业而努力奋斗;秉持勇攀高峰的信念,加强敬业精神,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关爱学生,诲人不倦,坚持培养人才理念;树立为人师表的形象,做到言行如一,凡事以身作则为表率;廉洁奉公,强化自律意识,以先进的思想观念武装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推动文化现代化顺利进行

弘扬文化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举措,确保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发展,需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构建和谐文化,并以之为基础和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促进民族奋进的精神源泉,个人行为需要法律制度的约束,也需要共同认可的价值体系来保障社会稳定。中华文化流传五千年,资源丰富,文化深厚,由于宣传力度和历史原因,在国际竞争力方面还缺乏影响,甚至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保护还远不如日本、韩国。加强文化保护,做好文化宣传,培养公民文化意识刻不容缓。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过程中,加强文化建设本身具有时代意义,并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凝聚人民心智,实现各民族的团结稳定,化解矛盾,团结奋进。可以说,在保护文化传统、继承文化习俗方面我们做得还非常不够,通过他国对自我文化的认同,反映出他们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而且文化的承袭从来不是嘴上说说而已,而是渗透在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举止。如从某个国家民众的日常,我们可以看到明显的民族特色,一言一行无不表达各自的民族特征。

构建文化传统就是要强化民族意识和爱国思想,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运用文化传统的精髓和哲学思想化解社会矛盾,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建立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合理运用社会资源,发展创新理念。科技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应从思想上适应现实社会发展的脚步,不断开拓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