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重建下关文庙碑记

恢复重建下关文庙碑记

南诏重镇,龙尾雄关,前临洱水,后枕苍峰,西控天威险径,北与太和古城毗邻,山城郭海,形势天成。古之东儒西释络绎而至,荟萃积淀。从此,儒释耆老辈出,故南诏有“人知礼乐”之唐风。有明一代,儒学鼎盛,邑人进士御史大夫雪屏赵氏,嘉靖间致仕归里,为振兴家乡文化,不治宅地,先拓下关文庙,于是古镇之人文昌盛,风俗丕变。然历经五百余年,时易事变,文庙萧疏,雕梁零落,屋宇倾圮矣,唯有古榕与古柏,依然葳蕤。欣逢盛世,弘扬传统文化成为共识,政府确定恢复重建下关文庙,龙尾古城保护协会、州孔子协会及广大民众积极响应。中共大理市委、大理市人民政府于二〇〇八年六月成立下关文庙恢复重建领导组及其办事机构,投资近二千万元,翌年一月开工,由文化部门董其事,在原址广其栋梁,扩其殿宇,竣其垣墉,垩之、丹之,建成大成殿、左右配殿、天子台、南北庑、大成门、棂星门、弘圣门、泮池、乡贤名宦祠以及儒学研究院等,占地一十六亩二分,建筑面积达二千二百平方米,巍然焕然。内供孔子、四配、十二哲造像及七十二贤牌位,工程于二〇一一年竣工。是役也,合乎民意,顺乎潮流,对于我大理民族文化之建设,龙尾古城之保护,尊师重教美德之弘扬,“大气明理,崇尚礼仪,诚信进取,德化和谐”内涵之挖掘,展现“文献名邦”形象,促进文教之发展,功莫大焉,爰为之记。

中共大理市委 大理市人民政府 公元二〇一一年九月立

云南省孔子学术研究会、大理州孔子学会联合研究会成员在下关文庙文管所院内合影

下关文庙正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