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庆文庙
鹤庆文庙位于鹤庆县县城鹤庆一中校园内。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年),鹤庆路军民总管高惠直设庙学。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毁于兵燹。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重建后经多次修缮,后改为佛教寺庙元化寺。正统十年(1445年)正月地震倾圮,次年副使朱衮改元化寺为庙学。崇祯四年(1631年)被焚。次年由丽江土知府木增资助予以重建,奠定了今日之规模。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重修。
文庙建筑群为坐北向南,整体布局承袭了明代文庙定式格局。由南至北延轴线建有太和元气坊、照壁、泮池、棂星门(又称戟门,现已毁)、孔子塑像、大成门、月台、大成殿、明伦堂、尊经阁、学山(采芹亭)。照壁长15米,泮池为半圆形,直径25米,中有石桥横架。棂星门被拆除后建县商业局招待所,大成门面阔21米,进深8米,单檐歇山顶式建筑。大成殿(又称先师殿)为五开间重檐歇山顶式建筑,高16米,面阔20米,进深22.8米,四周有回廊,1996年鹤庆地震后恢复重建,保持了明代的建筑格局。明伦堂为单檐歇山顶式建筑,面阔20米,进深11米。前廊两层分别立有明代《尊经阁记》和《新修玉院碑记》石碑。尊经阁为两侧硬山顶民居式建筑,与后厢房围合为一四合院。四合院后为学山,原建有采芹亭,现亭已毁,仅存遗址。尊经阁东有一1500平方米的学海,池中央有一15×15米的平台,上建有六角亭一座,有石桥连接。整个建筑群布局严谨,雄伟庄严,飞檐斗拱,彩画雕刻非常精细,三开间牌楼式单檐歇山顶建筑。雁塔坊后为崇圣祠,硬山顶式建筑。崇圣祠后为尊经阁,重檐歇山顶建筑,崇圣祠右侧有硬山顶式明伦堂,内完好保存着明代雕刻的6扇雕花格子门,雕刻有各式山水、楼亭、花鸟图案。

鹤庆文庙正门
文庙古建筑群建筑技艺精湛,规模宏伟壮观,是大理州现存建筑体量最大的文庙古建筑群。1987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被公布为第二批州级文物保护单位。
鹤庆文庙历史悠久,许多名人大儒撰文作记,实属难得,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至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这些碑记,值得我们研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