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川县文庙及书院概述
宾川县位于云南省西部、金沙江南岸干热河谷地区;地处北纬25°23′—26°12′,东经100°16′—100°59′;东与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接壤,南连祥云县,西与大理市、洱源县交界,北与鹤庆县及丽江市永胜县毗邻。县境最大直距,南北为72.8公里,东西为68.7公里;县城距州府大理市(下关)56公里,距省会昆明340公里。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341319人,有汉族、白族、彝族、回族、苗族、傈僳族、拉祜族7个世居民族。
据考古发掘的白羊村新石器遗址佐证,宾川历史文化悠久,是我国远古人类的家园之一。4000多年前,这里的先民已进入新石器时代,并有了种植、饲养、编织、制陶、建筑业,史前文化、民族、风俗明显形成。这里有着古老而灿烂的文化积淀:2亿年古象(剑齿象),4000年古村(白羊村),3000年古道(南方丝绸之路),2000年古禅(鸡足山佛教禅宗文化),1000年古诏(越析诏)、古夷(省级历史文化名村萂村),600年古城(宾川州城),100年古树(中国咖啡活化石朱苦拉咖啡树),还有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长征纪念地南薰桥(云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宾川文庙位于县城南12公里的州城镇西南。据雍正《宾川州志》记载,宾川文庙始建于明弘治七年(1494年),此后历朝历代均进行过维修和添建。宾川文庙(连同紧邻的武庙)是云南省现存规模较大、建造较为规整、极具地方特色的古建筑群,对研究明清时期云南的建筑具有重要价值。1998年11月被云南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政府投资593万元对州城文庙进行了修缮。
宾川的书院在明清时期共有3所:秀峰书院、育英书院(又名笔山书院)及莲花书院。现仅存的笔山书院是宾川现存建筑年代早、保存较为完好的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