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平书院碑刻
2025年10月14日
化平书院碑刻
化平书院序
岁戊子仲春,予奉檄权知永平县事,勃勃此心,以培养人才为亟。始下车,庶政不顾,先从事于观风课士。漾濞虽远隔百里,亦按月出诗文题谕,令工作汇呈评阅,择尤嘉奖,以示鼓励。漾濞生童,文多蓬勃,甚期望之。至秋,因公临漾濞,诸生迓数里外。后三日,邀宴云龙桥上武侯祠。蒙化诸生同来谒见,皆彬彬然一方之俊也。予大乐,念诸生如是爱我,我不能提携宏造之,有负今日之盛会矣!时方正午,乃命同登祠上魁星阁一览河山。见漾水曲折北来,苍山东峙,诸峰耸秀,高插云天,气势磅礴,不独滇中无偶,亦予自来未尝见也!乃思诸生文气,有由来矣。问此山何名?曰:“飞凤山。”详细察之,山左右如两翼,凤居首,有展焉欲翔之状。对面群峰相映,文象显昭。玩之久,深佩昔人择地之精。自念漾濞生童,秉赋厚矣。大木不遇良工,终弃山谷;美玉必经雕琢,乃志圭璋。既有其质,若得讲习之所,经名宿之斧劈削琢磨,一邑文风,斯当最盛。宴毕,予起曰:“今日盛会甚快,我观此地形胜,西山灵气聚于此间,对象亦美不胜言。建武侯祠不过崇德报功耳。若改书院,延聘通儒,使士子肄业其中,将来雁塔蟾宫,可为诸生预贺。”众咸赞曰:“诚如是,士林之福也!但书生之力何能为,惟有请文星作主耳。”蒙属士子,亦望春风广被,畛域无分。嗣由诸生具呈,回署后移知蒙化,往返磋商,遂改“武侯祠”为“化平书院”。规定考课,甲月蒙化,乙月永平,定为常例。夫国家之盛衰,视乎人材;培养人材,牧民者之急务。漾濞书院一旦从无而有,实非予先虑所及。古曰:“人杰地灵”,此语非欺我也!此为序。

永平天王殿
道光己丑年桂月知永平县事西蜀曹擢新序于银江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