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记

后 记

由大理州孔子学会收集、整理、编辑的《大理州文庙书院匾联诗词碑文集萃》一书,今天终于和大家见面了。

大理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西南地区以孔学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传播最早的地区,也是云南省孔学文化遗迹富集地,留下了大量孔学文化史料、遗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许多有价值的孔学文化史料、遗迹在逐渐消失。为了使以孔学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在大理地区不断传承和发展,也为了后人能更多了解这种传承发展的历史和现状,2018年底,大理州孔子学会经理事会研究,决定收集、整理,编辑、出版《大理州文庙书院匾联诗词碑文集萃》一书。

2019年初,我们成立了《大理州文庙书院匾联诗词碑文集萃》一书编委会,并抽调专人,分成四个调研小组,分别对大理州十二县市的文庙、书院现状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详细实地调研和走访座谈,按照客观、真实、全面、系统的总体要求,在十二县市宣传、文化和文物部门的大力协调和帮助支持下,对十二县市及其乡、村文庙、书院的匾联、诗词、歌赋、碑文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挖掘、收集、整理。工作结束后,我们又结合调研所掌握的线索,查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对收集和查阅到的资料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梳理、编辑,形成了初稿样书,并先后进行了十次修改校对,对有缺漏的重新到各县市进行了补拍、补录,并分别征求了各县市宣传文化部门的意见,最后由编委会讨论审定。

在本书和广大读者见面的时候,我们对农工民主党中央原副主席、云南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云南省政协原副主席陈勋儒,当代著名学者、作家、诗人、教授、文艺理论家张文勋,当代著名白族诗人、文学评论家晓雪撰写的题词和序言表示由衷的感谢。我们对云南省孔子学术研究会原常务副会长胡廷武和现任云南省孔子学术研究会谭中贵会长对本书的编辑出版做出的精心指导和帮助表示由衷的感谢。我们对2020年以来在抗击疫情中仍坚持不懈努力工作的编辑同仁表示由衷的感谢。我们对给予我们大力支持帮助的十二县市宣传、文化、文物部门,以及为此付出心血和汗水的专家学者和老师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对一直以来关心支持本书编辑出版的州、市各相关部门、各级领导、各位专家学者,以及印刷厂的工人师傅表示衷心感谢。

欣喜之余,我们也深深感到,大理地区的孔学文化历史积淀深厚,孔学文化历史遗迹众多,虽然我们始终坚持客观、真实、全面、系统的基本要求,以及认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但疏漏在所难免,敬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本书的出版,只要能够为学习传播以孔学为代表的儒家文化起到些微薄作用,只要能够为学习、探索、研究以孔学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在大理传承发展的人们提供些许便利,我们就感到十分欣慰了。

廖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