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正书院

崇正书院

崇正书院,又称明志书院、蒙化书院,俗称西寺。位于古城外西北隅,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改浮屠创建,岁久倾圮,仅存杏坛及学文、修行二斋。嘉靖年间(1522—1566年)修葺,建武侯祠及尊经阁、讲堂等,改崇正书院为明志书院,明未复圮废。清代有增修,具体维修资料不详,存有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新置醮田碑记”一通,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重建置田碑记”一通。民国时期崇正书院改为小学,解放后作农具厂,后由二轻局使用,改制后作公产。崇正书院坐东向西,占地约1400平方米,由山门、过厅、侧门、大殿及厢房组成。书院南侧栽有榕树一株,为明代栽植,粗可几人合抱,树冠巨大犹如一把巨伞,虽历经几百年风雨仍生机盎然。崇正书院格局保存完整,与古树浑然一体。2005年11月被巍山县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社学大殿侧影

崇正书院内景

崇正书院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