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 论
关于将史学方法运用到教育问题研究的这一冗长章节终于已接近尾声。或许,最好的总结就是,重复在整个这一章中经常重申的几个原则。如果不是来自于真实的一手资料,或者在某种情况下来自确凿的二手资料,一个事实就不能得到证明。数据必须用其当用,不能过度运用;得出想象性推论是危险的。研究者务求在搜集资料时全面彻底,在评价时小心谨慎,在解释时慎重公正,在综合时游刃有余。最好让我们记住格雷·C·博伊斯(Gray C.Boyce)的话:“资料沉默时,智者也无言。”(when the sources are silent,the wisw do noy speak)(《美国的中世纪教育研究》,载S· 哈里森·汤姆森主编:《美国和加拿大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进展》,博尔德:科罗拉多大学出版社1947年版,第26页)。H·G·古德的话也同样有益:“教育史就是历史,它们有着相同的目的,接受同样的标准,使用相似的资料,运用相同的批判和建构过程。”(《教育中的历史研究》,《教育研究公报》1930年第4期,第9页)
不要认为本章讨论的教育研究中的史学方法是由分离的部分或阶段组成的,尽管本章出于组织的方便以这种方式呈现。实际上,史学方法是一个整体,学生随着不断的实践,将会越来越有效地运用它。那时,他将会以一种整体的方式进行各种运用,可以想见他也会以同样的方式进行叙述。尽管我们曾经反复敦促学生要质疑、核对、衡量和评价他正在处理的资料,但是,不能就此推论在历史研究中始终如一的质疑政策是最有益的。诚然,科学方法鼓励质疑,但它也告诉我们,当确凿的证据保证得出一个结论时,质疑应该被合理的确定性所取代。保留态度在历史研究中是一种优点,但是,永久的怀疑主义将导致优柔寡断,并最终陷入困顿。通过审慎运用科学史学的那些经过验证的原则,就能达致中庸之道(golden mean)。
[1]塔西佗(约55—约120),古罗马历史学家、政治家、文学家。
[2]丘吉尔(1874—1965),英国首相(1940—1955)。
[3]指文艺复兴兴盛时期画家拉斐尔的名画《雅典学派》。
[4]“argumentum ex silentio”(沉默推论)是拉丁文,指一种逻辑谬误——“诉诸无知”,即以诉诸无知作为某些证据。例如,我们没有证据说神不存在,所以他一定存在。实际上,对某些东西的无知,是与它的存在与否无关。此处指一种论证方式,这种论证建立在这样的假设上,即某人在某事上的沉默表明他对该事件无知。
[5]约瑟夫·普里斯特利(1733—1804),英国化学家、哲学家。
[6]睦邻政策,是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Eranklin Delano Roosevelt)在1933年3月就职演说中提出的对拉丁美洲国家的政策。它包括:美国不干涉拉美国家内政;发展双方贸易关系;实行民族平等;美国对拉美国家进行技术援助等。
[7]我国明朝涂时相撰写的蒙学课本,有便于儿童学习的图画,并以口语演说。
[8]指“影响”一词。
[9]奥古斯特·赫尔曼·弗兰克(1663—1727),德国基督教领袖、教育家、社会改革家。
[10]斯蒂芬· 利科克(1869—1944),英语世界最受人爱戴的加拿大幽默大师。
[11]哈罗德·本杰明(1893—1969),美国教育家。代表作有《剑齿虎课程》(1939)和《美利坚共和国的高等教育》(1965)。
[12]海外福音宣传会,成立于1701年,主要负责英国圣公会在美国殖民地和其他英属殖民地传播福音的任务。
[13]也有人译为《蒂尔潘年代记》。
[14]1438年,法国国王查理七世颁布《布尔日国事诏书》,限制宗教神权和诸侯特权,使国王完全掌握了军权。
[15]丢勒(1471—1528),德国画家、版画家及版画设计家。
[16]霍尔班(1497—1543),德国画家。
[17]马特塞斯(1466—1529),比利时画家,安特卫普学校(Antwerp School)的创立者。
[18]安东尼奥·德·门多萨(1490—1552),新西班牙的第一任总督(1535—1550),秘鲁第二任总督(1551—1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