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产褥感染
01 产褥感染
生殖道感染
要知道什么是生殖道感染,首先要明白生殖道由哪几部分组成。以女性为例,女性生殖道包括外阴、阴道、子宫颈、子宫、输卵管、卵巢。生殖道感染是指因多种致病微生物的侵入,引起生殖道感染或经生殖道感染(如艾滋病)一大类疾病的总称。一般生殖道感染最为常见(40%以上的女性程度不等的患有此病),也容易诊断和治疗。主要有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宫颈炎等。
生殖道感染的主要症状:白带量增加、颜色和气味有明显改变。育龄女性正常的白带为白色、稀糊状、黏性分泌物、一般无气味。患生殖道感染后,则有明显变化。如滴虫性阴道炎的白带常呈泡沫状,有其他细菌混合感染时常有腥臭味。典型的霉菌性阴道炎白带黏稠,呈豆渣样或凝乳样;细菌性阴道病白带常呈脓性或浆液性,严重时有鱼腥臭;淋病白带常呈脓性。
外阴部有瘙痒、疼痛、烧灼和坠胀感,有时有性交痛。如感染上性病,还可出现一些溃疡、增生物等。
女性在妊娠和产后,体力下降,身体虚弱;子宫腔内原胎盘的附着部位遗留下一个很大的创面;子宫颈、阴道和会阴部也可能存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因此容易导致感染。此外,产前性交、感冒、胃肠炎、营养不良、贫血、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不注意个人卫生以及产程过长、产后失血过多等,都会引起生殖器感染。
生殖道疾病的发生和蔓延,直接影响的女性的心理健康。生殖道感染性疾病,常被人称之为“难言之隐”,患这类病症,往往使人烦躁不安,常常导致精神上功能失调,降低工作效率,削弱女性意志,心理上造成压抑和自卑。严重、久治不愈的患者,还会产生轻生念头,因而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重视。
女性要认真了解性器官的特点,知道如何保护其正常功能,知道这类疾病的由来,积极参加有关防治妇科疾病的学习班,认真阅读一些有关妇科疾病防治的医学科普期刊、杂志,没有以上条件者应经常向有关大夫咨询,向有防病经验的女性请教。作为丈夫,应主动关心妻子,避免其从事不利于女性生殖道健康的劳动,承担起自己应负的一份责任。
小贴士
生殖道感染不但会给患者在身体上造成伤害,而且阴部的瘙痒、难闻的气味及夫妻性生活时的疼痛都给患者心理上造成更大的伤害。
预防生殖系统感染,在平时生活中要注意
饮食
改变饮食可增强免疫力,避免常常感染霉菌,如少吃淀粉类、糖类以及刺激性的食物(例如酒、辛辣物、油炸类),多吃蔬菜水果类,水分要充足。
清洁
新妈妈在坐月子期间,身体分泌出的多种分泌物,会滋生细菌,这就要靠及时清洁来保证新妈妈和宝宝的健康,每天用清水清洗外阴,必须用肥皂时,选用刺激性较小的婴儿浴皂,以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不与他人共用浴盆、浴巾,洗下身和洗脚的盆、毛巾要分开,尽可能洗淋浴;避免共用不洁的马桶;内裤要勤换洗,在阳光下晒干;如非必要不要冲洗阴道,维护女性生殖道的天然防线,不破坏阴道内的生态平衡,不让外界的病原体进入阴道。
锻炼
有研究发现,每周运动6个小时可使生殖道感染的风险降低27%。
晒太阳
充分的日光浴可以提高女性的免疫能力。有资料显示,在日光充裕的季节,女性生殖道感染的概率明显低于其他季节。
勤上厕所
由于女性尿道比男性尿道短,又接近肛门,大肠杆菌容易侵入,所以女性生殖道感染的概率很高,勤排尿可以减少尿道中的细菌含量。大便后用手纸由前向后揩拭干净,并最好养成用温水清洗或冲洗肛门的习惯。若不揩净,肛门口留有粪渍,污染了内裤,粪渍内含有的肠道细菌会趁机进入阴道,引起炎症。
泌尿道感染
其实,尿道感染是最普遍的女性疾病之一。所谓泌尿道感染就是细菌侵犯到肾脏、膀胱或其他尿路,造成发炎现象,包括肾盂肾炎、膀胱炎及尿道炎。有泌尿道感染的人,通常会出现频尿、常尿急、夜尿、排尿会痛或灼热感、尿液呈现混浊状、尿中带血、下腹部或后腰部疼痛等症状。
由于女性尿道口距离膀胱只有4厘米,比男性的25厘米短很多,细菌经由尿道逆行至膀胱,对女性的威胁通常比男性要大得多。加上女性的生理结构中,尿道、阴道、肛门就像是3根手指头并排一样的接近,透过性行为或不当的卫生习惯,阴道和肛门口附近存在的细菌很容易入侵到泌尿系统而造成感染。由此可知,女性泌尿道感染的概率确实比男性高。
常见的泌尿道感染原因包括饮水量过少、长时间憋尿、卫生习惯不良(排尿后及排便后擦拭时由肛门擦到阴道口)、性交(性行为的动作把外阴、阴道内的细菌带入尿道,或男性分泌物及精液带菌进入女性尿道,逆行入膀胱而感染)及避孕方法不当(不当使用子宫避孕套,使之压迫到膀胱),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是预防发生泌尿系感染的重要方面。一旦感染,在发热、尿化验异常的急性期,应卧床休息。
恢复期就要参加适度的体力活动,避免体质虚弱,延误治疗。活动的方式可因人而异,但不能过度疲劳。以后的治疗更加困难。
如果尿道炎和膀胱炎没有及时、彻底地治疗,细菌沿输尿管向上蔓延,侵袭到肾脏,就会发生肾盂肾炎,产生背痛、发热、寒战、全身不适等症状,有时还可能有恶心、呕吐,治疗起来也更复杂。如果转成慢性肾盂肾炎,长期反复发作,会使肾脏外形凹凸不平,两个肾脏变得大小不一样,肾功能受到损害,甚至发展成尿毒症。
注意个人卫生
女性阴部及尿道口寄居着大量细菌,是发生尿路感染的先决条件。每日清洗外阴1次,勤换内裤,大便后擦拭肛门,应从前向后,避免将肛门污物带到尿道口。
坚持大量饮水
肾脏排泄的尿液,对膀胱和尿道起着冲洗作用,有利于细菌的排出,每天大量饮水,2~3小时排尿一次,能避免细菌在尿路的繁殖,可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病率。
防止尿液潴留
有尿意时,及时排尿,不要憋尿,每晚临睡前,排空膀胱。积极治疗引起尿路梗阻的疾病,如泌尿系结石、肿瘤、前列腺增生、包茎、肾下垂、瘢痕狭窄、泌尿系先天性畸形等。
积极治疗感染性疾病
如扁桃体炎、外伤感染、胆囊炎、盆腔炎、阑尾炎、龋齿感染、鼻窦炎等,要足量用药,彻底干净,防止病菌通过血行、淋巴道等进入泌尿系,同时杀灭已经侵入泌尿道的病菌。
加强体育锻炼
增强体质,是预防发生泌尿系感染的重要方面。一旦感染,在发热、尿化验异常的急性期,应卧床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