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健康护理

06 健康护理

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就是一般所说的腹泻。这个月龄的婴儿腹泻主要有两种原因造成:一种由细菌和病毒引起,一种是饮食不当造成的,不是吃得太多就是吃得过少。由细菌和病毒引起的腹泻是过去比较常见的,会引起婴儿全身感染,出现发热,不喝奶、吐奶,没精神等症状,但这个月龄的婴儿一般不持续很长时间,而且使用抗生素也能很快痊愈。

判断婴儿是否腹泻,应主要看婴儿的饮食状况和精神状态。如果出现腹泻,但婴儿精神状态很好,能吃能喝又爱玩,父母就不必担心。

由过量饮食或饮食不足引起的腹泻很容易治疗。如果是过量饮食,就减少饮食量;如果饮食不足,则增加饮食量即可。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给婴儿注射营养液进行补充营养,对婴儿健康不利。另外,如果附近有痢疾流行,婴儿出现腹泻时要考虑是否是痢疾,以免延误病情。

惊厥的防治

6个多月宝宝惊厥(俗称抽风),最常见的原因是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此症在婴儿时期发病,其中3~6个月发病的比例几乎占了2/3,因为宝宝处于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相对需要的钙质较多,如果饮食中缺钙,而维生素D的缺乏致使钙吸收得少,就很容易因低钙惊厥。这种惊厥一日发作多次,每次只持续几秒钟至几分钟,有时发作不是全身惊厥,只是眼肌、面肌或手指足趾的细微颤动,不发作时精神和饮食正常,也不发热。还有一种惊厥多发生在6个月到3岁。

一般多发生在感冒初起突然高热时,发热好几天才出现的惊厥多考虑其他病因,比如流脑、中毒性脑病等,当然这些病都很重,有其他特殊的临床表现。

处理方法:宝宝如果出现手足搐搦症,要尽快去医院诊治,适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便会很快治愈,不会留下后遗症。在准备送医院的同时,应进行家庭急救:家长和保育员首先要保持镇静,切勿惊慌失措。应迅速将宝宝抱到床上,使之平卧,解开衣扣、衣领、裤带,采用物理方法降温。用手指甲掐人中穴(人中穴位于鼻唇沟上1/3与下2/3交界处),将宝宝头偏向一侧,以免痰液吸入气管引起窒息,用裹布的筷子或小木片塞在宝宝的上下牙之间,以免咬伤舌头保障通气。宝宝抽搐时,不能喂水、进食,以免误入气管发生窒息与引起吸入性肺炎。家庭处理的同时最好先就近求治,在注射镇静及退热针后,一般抽搐就能停止。切忌长途奔跑去大医院,使抽搐不能在短期内控制住,会引起宝宝脑缺氧,造成脑水肿甚至脑损害,最终影响宝宝智力,个别患儿甚至死亡。宝宝止抽后,应及时去医院就诊,以便明确诊断,避免延误治疗。

接种所需的疫苗

5~6个月婴儿需接种多次疫苗,如第4个月时,妈妈要带宝宝至医疗院所去复查卡介苗是否接种上了;并且还要在第3、4、5个月时注射百白破三联混合疫苗;乙肝疫苗要在第六个月时,再注射1次;脊髓灰质炎疫苗要在第3、4个月时注射第二、三针。

宝宝在出生满6个月时就要注射流脑疫苗,一般基础针只注射1次,但在流行地区3个月后要复种1次,第二年必须加强1次,才能维持有效的抗体水平。

卡介苗是有季节性的,流脑一般在2~4月份为流行高峰期,因此流脑疫苗在这之前1~2个月时注射,注射后7~10天可化验出血清内有无出现保护性抗体,2~4周达到高峰,这时正好进入流脑流行高峰期,抗体起到保护作用,使宝宝不得病。

接种流脑疫苗后的反应比较轻微,偶尔有人出现短暂低热,有些大宝宝(8~12岁)偶尔出现过敏反应,即在接种后的十几小时皮肤出现疱疹等,此时应请医生诊治。注射局部可能出现红晕和压痛,一般在24小时内消退,不用特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