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心理护理

04 心理护理

现代社会中,儿童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越来越受到关注。以下提供了一些儿童心理异常的行为表现和应对策略,以供家长们参考。

自言自语

此期有的宝宝可能会一个人安静地躺在床上或坐在桌子边,津津有味地、小声地对自己说着什么,叽叽咕咕的,好像在给别人讲故事,让你忍不住凑过去想听听。可是妈妈一过来,宝宝就不说了。

这种行为的产生标志着宝宝的语言能力正在迅猛增长,因为此阶段的宝宝他们的外部语言表达能力已经有了较好的发展,和周围人的语言交流沟通已经不成问题了。

但这时他们的内部语言还不完善,不能像成人那样,思考问题的时候在心里思考完成即可,而要把事情的整个过程都一五一十地说出来。但这些内容都是内心的想法,所以只告诉自己就行,爸爸妈妈想知道,当然不能什么都说了!所以如果宝宝其他一切正常,年轻父母大可不必为宝宝的自言自语现象而担忧。

同时,也可对宝宝进行多方面的正确引导。如果你发现宝宝除了自言自语外,从不跟周围人说话接触,整天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那就有必要到医院进行相应的检查了。

宝宝很怕生

基本上宝宝从6个月大的时候就开始怕生了,到2岁以后,他们逐渐开始喜欢和别人交往,特别喜欢和同年龄的小伙伴玩耍。所以,那些经常有机会和小朋友一起玩,或者经常有机会去接触陌生面孔的宝宝,对于新环境和陌生人的适应能力就逐渐得到锻炼,虽然刚开始见到陌生人也会不理不睬,但是很快就和别人玩熟了。

而那些缺少社交机会的宝宝不懂得如何在游戏中保护自己,也不懂得如何与别人交往,当然不愿意去接触新人新事物,如此则形成恶性循环。这种情况下,父母要给予宝宝充分的支持和信任。其中包括给宝宝创造良好的同伴交往机会,可以经常邀请同事带孩子一起玩耍,也可经常带宝宝到社区里或其他陌生环境增加宝宝和陌生人的接触等等,时间长了,宝宝逐渐锻炼出与人交往的技巧了,自然就不怕生了。

对立的宝宝

此阶段的一些孩子可能会喜欢跟大人唱反调,大人让他往东,他往西。这种行为的出现,可以这样理解,当宝宝自我意识有了很大的发展,他们认为自己能够做很多事情,也很愿意参加劳动,或自己为自己“当家作主”,可是,很多时候他们做的事情是“帮倒忙”。在这个阶段,如果爸爸妈妈太过分爱护宝宝,就会经常性地委婉地拒绝宝宝的“好意”,或是经常提醒宝宝该做什么。可是时间长了,宝宝就会觉得爸爸妈妈一点都没发现自己已经能做许多事了。所以,对爸爸妈妈产生的不满情绪就会变成一种对抗情绪。另外,有的孩子可能会因为爸爸妈妈平时对他的关注不够,因而引起宝宝的反抗行为。

读懂了这一类宝宝的心理后,父母必要的反省很重要,你可以做的是:接受并鼓励宝宝进行他们愿意参加的各种家务劳动以及其他活动,并且对宝宝的劳动“成果”给予表扬。

当宝宝出现对抗性行为时就以忽视、不予关注的回应方式,这样会让宝宝明白,这些行为不能够获得爸爸妈妈的关注,只有良好表现,爸爸妈妈才会表扬、肯定自己。通过这样较长时间的调整,宝宝的行为习惯一定会逐渐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性蕾期的关注

宝宝在2~3岁时进入性蕾期,即阳具欲期。有不少宝宝会在2岁左右就开始玩弄自己的生殖器,对于这样的情况,大人不要苛责宝宝。可给宝宝穿满裆裤,并为宝宝安排丰富多彩的活动以转移他对此的注意力。

等孩子稍大些时,父母可以告诉宝宝,那个地方是他秘密的地方,不能让别人看到,也不能经常抚弄,否则容易生病,这样说既不会让宝宝对自己的身体产生羞耻感,同时也教给了他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方式,以及学会爱惜自己身体方法,所以爸爸妈妈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要以恰当的形式来引导宝宝,教育宝宝学会尊重并爱护自己的身体。

另外,一些宝宝的特殊行为也值得我们关注,比如咬指甲、吮吸手指、屏气发作、口吃等行为的出现,也表明了宝宝的心理有疾,这时,我们一定要带宝宝去看心理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必要的矫治,这对孩子的不良心理及早干预,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