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健康护理

05 健康护理

预防断奶综合征

从婴儿生育机制上看,8~10个月是婴儿断奶的最佳时期,因为从婴儿的第八个月起,母亲母乳的分泌量一般都开始减少,而且质量也开始下降,所以,应考虑给婴儿断奶了。断奶就要预防断奶综合征,合理喂养和断奶时注意补充足够的蛋白质是预防断奶综合征的关键。每日要按每千克体重摄入1~1.5克的蛋白质的标准喂养婴儿,同时多给婴儿吃新鲜水果和蔬菜来补充维生素,这样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效果。

断奶后应给婴儿选择质地软、易消化并富于营养的食品。在烹调上要切碎烧烂,可以采用煮、煨、炖、烧、蒸的方法,不宜用油炸。进餐次数以每天4~5餐最好。食量方面,强调早餐吃得好,午餐吃得饱,晚餐宜清淡,以利婴儿睡眠。此外也要给婴儿适当地添加辅食,要特别注意辅食中淀粉、蛋白质、维生素和油脂的平衡量。

抽搐

抽搐一般是神经敏感的婴儿对体温升高所做出的反应。由于高热而引起的抽搐叫热性抽搐,一般都会自然痊愈。发生抽搐时,婴儿会表现出两眼往上看,白眼仁露出,全身哆嗦,叫他无反应的症状,有的婴儿发作1次就不再发作,也有的会反复发作的,只要抽搐时婴儿发热或者隔半小时后发热,大多都会超过39℃,家长就不必太担心,热降下来很快就没事的。发生抽搐现象的大多数是爱哭的、夜里哭闹的、肝火旺盛的孩子。但是如果出现抽搐但是不发热的孩子,这样的孩子要注意,需要在抽搐10天后做脑电图检查,因为这样孩子有患癫痫的可能。一旦发现检查中出现癫痫特征的电波,也要观察一段时间再给孩子治疗癫痫的药物,因为也有出现异常电波而没事的孩子。

引起抽搐高热的病夏季有幼儿急诊、感冒和麻疹等,多是病毒性疾病。肺炎、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也能引起孩子出现高热现象,但现在很少见了。脑肿瘤也是原因之一,但是通过CT检查就可以判断。

腹泻

腹泻是婴儿常见的病症,发病原因也有很多,如进食量过多或次数过多,加重了胃肠道的负担;添加辅食过急或食物品种过多,以及食用过多油腻带渣的食物,使食物不能完全被消化;喂养不定时,胃肠道不能形成定时分泌消化液的条件反射,致使宝宝消化功能降低等。

处理方法:不论何种病因的腹泻,家长应仔细观察宝宝大便的性质、颜色、次数和大便量的多少,将大便异常部分留做标本以备化验,查找腹泻的原因,对症治疗。此时,也可用毛巾裹腹部或热水袋敷腹部,加强对宝宝腹部的保暖,以减少肠蠕动。还要让宝宝多休息,排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防止红臀发生,应把尿布清洗干净,煮沸消毒,晒干再用。

饮食方面,吃母乳的宝宝要继续哺喂,只要宝宝想吃,就可以喂。吃牛奶的宝宝,每次奶量可以减少1/3左右,奶中稍加些水。如果减量后宝宝不够吃,可以添加含盐分的米汤,或喂些胡萝卜汁、新鲜蔬菜汁,以补充无机盐和维生素。已经加粥等辅食的宝宝,可将这些食物数量稍微减少,要根据婴儿口渴的情况,保证喂水。当宝宝腹泻严重,伴有呕吐、发热、口渴、口唇发干,尿少或无尿,在短期内消瘦,皮肤发蔫,哭而无泪等症状时,这说明已经引起脱水了,应及时将宝宝送往医院治疗。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与与口腔炎的症状非常相似,不同的是水疱不仅仅出现在口腔内,在婴儿的手、脚、臀部都有这样的水疱出现,一般也会发热一两天,也有不吃奶或者稀便的现象。一般热退后没有其他症状,但是如果出现抽搐,就要尽早看医生。

口腔炎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很容易患口腔炎病,也叫口疮性口腔炎,这是一种疱疹性咽峡炎疾病,在整个6月份很容易流行,要出牙的婴儿也容易患这种病。患这种病时,在孩子的口内悬雍垂根部的两侧会发现小水疱,而且会疼痛,口中会有异味,口水也会多,而且会有发热症状,但是一般持续一两天就会退的,但有的会引发抽搐现象,但一般四五天就会痊愈。患口腔炎的孩子一般会突然将吃进的东西吐出来,还拒绝吃东西,体温会超过39℃,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就要检查孩子的咽喉部,如果有小水疱那就是口腔炎无疑。这种病具有传染性,不具有免疫性,所以会传染给他人,也会再次发作,家长要注意护理。

地图舌

地图舌就是婴儿的舌头上出现地图似的花纹图案,而且这种花纹图案还会不断地变化,这只是孩子舌头表面的某种组织的变化所引起的,因此不算什么疾病,不需要特殊的治疗。

肠痉挛

肠痉挛是由于肠壁的平滑肌强烈收缩引起的阵发性腹痛,在小儿急性腹痛中最常见。发作时,腹痛程度有轻有重,轻者宝宝可忍受,严重时宝宝会出现哭闹、翻滚、出冷汗、面色苍白,可伴发呕吐。但如果腹痛严重,发作频繁,也会影响宝宝的食欲。如果宝宝自生后就经常出现发作性腹痛,应进一步检查,以排除继发生肠痉挛的可能。

处理方法:宝宝每次发作时可卧床休息,注意保暖。若宝宝发作4~6小时症状没有缓解,应去医院检查,以排除急腹症。如为继发性肠痉挛,要针对病因治疗,以免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