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制方用药

二、制方用药

1.复方多用 糖尿病、肥胖病、代谢综合征都是复杂性疾病,累及多脏腑、多系统,临床表现复杂,转归多样,个体差异很大。即使每个个体往往也是虚实夹杂,寒热错综。因此临床既要抓主要矛盾,也要适时兼顾。因此,丁学屏在临床遣方时往往强调复方多用。往往合经方与时方于一炉,临床但求效验,而不拘于经方时方之争。例如,在治疗痛风时常将《金匮》的桂枝白虎汤、百合知母汤、百合地黄汤及《济生方》中的羚羊角散复合为用,往往能取得非常好的临床疗效。

2.中西医理论结合用药 用药时在注重中药的四气五味的同时,也非常重视结合现代中药药理、药化的研究成果。临床用药既符合传统中医理论又有西医学研究的支持,临床疗效可大大提高。如《千金方》中的黄连丸,由黄连、生地两药组成,黄连味苦性寒,功能清热燥湿;生地味甘微苦性凉,功能滋阴清热,一补心体,一泻心用,两者相得益彰。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连含小檗碱,能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促进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并能对抗胰高血糖素的升糖作用。

3.善用虫类药物 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提出了“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提出了“久病入络”“久痛入络”“久瘀入络”之千古名论。治疗上,创立了诸多治络之法。有辛温通络、辛润通络、辛香通络、虫蚁通络等。叶氏认为虫蚁之类药尤能搜剔络道之邪,因病邪留伏较深,属顽症痼疾,一般植物通络药难以取效,每取“虫蚁迅速,飞走诸灵”,搜剔经络,俾“飞者升,走者降,血无凝著,气可宣通”,药如蜣螂、全蝎、水蛭等。丁学屏根据叶天士理论,针对DPN致肢体麻木、疼痛,虫类药息风通络的方法治疗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

4.重视“奇经辨证” 奇经八脉是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运行气血,对十二经脉气血的运行起着溢蓄、调节作用。从奇经论治,虽有先贤详加论述,但目前临床上能用之者不多,而对药物奇经归属知之甚详者更少。丁学屏尝遍查本草而条分缕析,常用者有:当归主宣通带脉,又主冲脉为病;肉苁蓉主通补奇经;锁阳入奇经而为下焦之桥梁;防己入阳跷脉;黄柏主冲脉逆气;龙骨治带脉为病;黄芪主阳维为病苦寒热,督脉为病逆气里急;白芍主阳维寒热、带脉腹痛;肉桂主通阴跷、督脉;川续断主带脉为病;王不留行主通冲任二脉。另外,丁学屏尤喜用飞蚁灵走、血肉有情之品:如鳖甲可行冲脉;龟甲通任脉;鹿角霜、鹿茸、鹿角胶皆可温通督脉;穿山甲入阴阳二跷等。用这些药治疗糖尿病并发症、内科及妇科疑难杂病常可取得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