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方芍药甘草汤,新用辨证辨病倡——芍药甘草汤古方新用漫谈
2025年08月10日
古方芍药甘草汤,新用辨证辨病倡——芍药甘草汤古方新用漫谈
蒋 健
芍药甘草汤乃缓急止痛的代表方,临证应用广泛。然该方剂除缓急止痛之功外,尚具有和胃降逆、息噫止嗳、通腑等作用。本文从以芍药甘草汤为主治疗食管裂孔疝所致胸骨后疼痛、胁痛、肠鸣、阴吹、老年妇女尿失禁、眼肌痉挛的临床验案出发,探讨基于西医学疾病发病机制、基于现代药理研究成果的辨病论治思维模式与传统辨证论治的临床可行性,为古方新用治疗各类杂病提供创新发展的依据与突破。
芍药甘草汤出自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原治伤寒脚挛急:“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微恶寒,脚挛急……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后经历代医家临证应用,其适应证逐渐得到丰富,被拓展应用治疗下肢肿痛类疾病,如《朱氏集验方》以芍药、甘草治疗脚弱无力、步行艰难;《传信适用方》用其治疗腿脚赤肿、疼痛,名曰“中岳汤”。本方“酸甘化阴”功效亦被应用于治疗阴虚内热类疾病,如《陈日华经验方》以白芍药、甘草等分为末治疗消渴病。以上乃基于芍药甘草汤传统功效的目标适应证。
笔者认为,本方除具有明确的缓急止痛作用外,尚有一定的通腑以及和胃降逆、息噫止嗳的作用。此外,鉴于现代药理研究提示芍药甘草汤对机体各处平滑肌、横纹肌具有调节作用,故可将此方推而广之应用于与平滑肌、横纹肌肌张力异常有关的多种现代疾病,用之得当则可收到一定的效果。兹以数则案例展示芍药甘草汤临证应用,拓展本方功能主治范畴,为古方新用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