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传承人

五、传承人

第一代传承人钟念文在童少伯的学术思想带领下,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加之自己的探索和研究,根据水为阴邪、得阳则化的原则,提出温阳法为治疗水肿的总原则,治疗水肿重视温补脾肾法。在对补剂和泻剂的运用上则提出严重水肿、腹水患者,不主张单用峻下逐水之剂,认为此阶段患者阳气已虚,攻逐峻剂更耗其气,使病情易于反复,创立温阳利水汤(附子、桂枝、黄芪、党参、白术、陈皮、川椒目、防己、杜仲、菟丝子、车前子等),在改善患者蛋白尿和水肿症状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此外,治疗蛋白尿善用祛风活血药。通过临床实践,观察到蛋白尿的反复,往往与外邪侵袭、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等有关,因此在治疗蛋白尿中重视祛风散邪,对已有感染者,常用金银花、连翘、蝉蜕、桑叶、菊花、黄芩、桑白皮、牛蒡子等;对易感外邪者,加玉屏风散;对病情缠绵,蛋白尿持续者,则将固摄法与活血法同用,药选红花、川芎、芡实、薏苡仁根等。

第二代传承人何立群注重健脾温肾,对慢性肾炎、慢性间质性肾病的治疗善用温补脾肾法,创制肾病1号方,药用党参、黄芪、山药、猪茯苓、山茱萸、菟丝子、川续断、杜仲等。治疗蛋白尿则强调祛风,继承前辈经验,在蛋白尿的治疗中善用祛风药,创制四蚕汤,药用蝉蜕、僵蚕、蚕沙、蚕茧壳、黄芪、党参等。另外一个重要的学术观点是重视脾胃湿热对慢性肾脏病的影响。通过观察大量临床病例,发现脾胃湿热在肾功能衰竭进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主张用益气和中、清热化湿的治疗方法,创制健脾清化方,药用党参、黄芪、黄连、大黄、苍术、草果等。此外,还重视活血药的应用,由于肾脏病发生发展的过程缓慢,逐步加重,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久病气血推行不利,血络中必有瘀凝”,王清任“久病入络为瘀血”,结合西医学对慢性肾病肾脏纤维化的认识,确立活血化瘀通络的治疗原则,创立抗纤灵冲剂(丹参、当归、桃仁、制大黄、牛膝等)、肾衰2号方(党参、黄芪、全当归、赤芍、白芍、丹参等)。

同时继承了童少伯的补剂与泻剂辨证结合使用,随证变换的临床经验,对补剂和泻剂的灵活运用。或以扶正为主,或以扶正与祛邪相结合,或以祛邪为先,再以扶正复元,其经验充分反映了中医特色和优势。例如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采用益气活血、健脾化痰的方法,创立糖肾宁(太子参、黄芪、川黄连、泽兰、丹参、全瓜蒌等),在临床中取得较好的疗效。

名医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