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讨论
(一)关于芍药甘草汤的药物剂量
笔者临证使用芍药甘草汤,认为当根据患者病情,必要时量大力专,尤其在以芍药甘草汤为主缓急止痛或治疗嗳气时,否则难以止其痛势或上逆之势。故笔者芍药的用量一般在30~60g(30g为平均用量),甘草多用12~20g。以上部分案例亦可体现,临床中芍药甘草汤非大剂量则难收佳效的情况是客观存在的。
(二)应用芍药甘草汤勿忘大便情况
芍药甘草汤具有一定的“通腑”作用,大剂量芍药甘草汤可致患者大便增多或不成形,主要是由白芍引起。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白芍可通过促进大、小肠的推动运动,使大、小肠含水量增多,并分泌胶状物润滑肠道等而致泻。因此,临证用大剂量芍药甘草汤时,需注意患者大便情况,必要时可加入莲子、芡实、山药等健脾药物,预防泻利。
(三)芍药甘草汤古方新用的辨证辨病思路探析
本文所举以芍药甘草汤为主所治案例,涉及痛证、嗳气、肠鸣、老年妇女尿失禁、阴吹以及眼肌痉挛等,有时难以从传统中医理论角度加以说明,需要借鉴西医学疾病发病原理及芍药甘草汤药理研究结果,以寻找临证运用本方机制之所在——芍药甘草汤对全身不同部位的平滑肌、横纹肌的痉挛、松弛抑或蠕动节律紊乱均有一定调节作用。以上所举数案,尽管疾病不同、临床表现各异,但平滑肌等功能紊乱则为其共性病机,故以芍药甘草汤为主“异病同治”。
根据以上芍药甘草汤的现代药理学研究新知见,基本可以合理解释本文案例的疗效机制。如芍药甘草汤缓解横纹肌痉挛的作用不仅可治疗腓肠肌痉挛所致小腿抽筋(《伤寒论》谓“脚挛急”),也应可以治疗眼肌(同属横纹肌)痉挛所致胞轮振跳(案9)。芍药甘草汤治疗阴吹(案7)、尿失禁(案8),当与该方能够调节阴道壁及盆底组织平滑肌、逼尿肌或尿道括约肌功能紊乱有关。
笔者认为,在传统常规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科学地把握西医学疾病的病理与现代药理知识,以此结合辨病论治的“古方新用”思路,有助于寻找治疗线索,提高临床疗效。芍药甘草汤具体临床辨证辨病思路,主要涉及以下两种具体方法:一是临证可在辨证的基础上,酌加芍药甘草汤调节胃肠平滑肌蠕动节律,辨证结合辨病;二是如果患者症状过少或者过于繁杂,难以辨证或经辨证治疗无效的情况下,不妨试以芍药甘草汤为主治疗。这种参考西医学疾病病理机制、现代药理研究结果的辨病治疗,可辅助临床辨证论治之效,对于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名医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