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性治法方药
1.注重脾胃,常用云茯苓 本着治病当注重顾及脾胃的观点,蔡氏在治病过程中,注重兼顾调治中州的运化功能。临床处方,部分药物习惯炒用。一则借以改善药性之偏,一则使其焦香,增进健脾之力。而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半夏、石斛、谷芽、陈皮之属,为常用之品,旨在健脾和胃,以增生化之源。特别是茯苓一药,最喜用之,几乎每张处方中均遣用。蔡氏言,茯苓味独甘淡,甘则能补,淡则能渗,甘淡属土,具健脾和中、利水渗湿之功,其药性缓和,补而不峻,利而不猛,既能扶正,又可祛邪,为防治脾胃之虚要药也。在蔡氏自拟之“孕Ⅰ方”“孕Ⅱ方”“内异Ⅲ方”“化瘀消坚方”等系列方中,均将茯苓列为主药。此外,蔡氏对腥臭烈气药物,如治瘀滞腹痛之五灵脂、治赤白带下之墓头回、破除癥积之阿魏等药,认为有碍脾妨胃之弊,用时尤宜审慎,对脾胃失健者则应注意避免使用。
2.治疗不孕,用“育肾通络—育肾培元—育肾调经”周期调治法 蔡小荪在长期临床过程中,针对不孕症妇女的调治,总结出一套特色治法——“育肾通络—育肾培元—育肾调经”周期调治法,根据女性生理周期结合中医阴阳气血等八纲理论,调和冲任气血,辨证用药。
(1)在月经净后至排卵期,予育肾通络法,以育肾填精,助阳通络。育肾通络方:茯苓12g,生地10g,路路通10g,丁香3g,淫羊藿12g,制黄精12g,麦冬10g,石楠叶10g,怀牛膝10g。
(2)月经中期,予育肾培元法,以育肾培元,温煦助孕。育肾培元方:茯苓12g,生地10g,熟地10g,仙茅10g,淫羊藿12g,鹿角霜10g,紫石英12g,巴戟天10g,肉苁蓉10g。
(3)在月经前,予育肾调经法为主,理气养血,调理冲任。育肾调经方:炒当归10g,生地10g,川芎6g,白芍10g,制香附10g,怀牛膝10g,柴胡6g。
病案举隅:
案5 不孕
王某,女,30岁。
初诊(2006年11月24日) 已婚3年未避孕未孕。既往月经规则。月经史:13,5~6/30日。生育史:0-0-0-0。LMP11月18日,5日净,量中;PMP 10月14日。2006年5月HSG:双侧输卵管稍通而极不畅。舌边尖嫩红,苔薄有齿印,脉细。证属肾气不足,脉络不通。治拟育肾通络。诊断:中医:不孕;西医:原发性不孕。处方:
云茯苓12g,生地10g,炒怀牛膝10g,路路通10g,穿山甲片10g,川芎6g,王不留行10g,麦冬12g,桂枝3g,淫羊藿12g,肉苁蓉10g,地龙10g。
7剂。
二诊(2006年12月1日) 时届中期,余无所苦,脉细,舌嫩红。拟育肾培元。处方:
云茯苓12g,生地10g,熟地10g,仙茅10g,淫羊藿12g,炙龟甲10g,鹿角霜10g,巴戟天10g,肉苁蓉10g,女贞子10g,桑椹10g,河车粉(吞)6g。
14剂。
三诊(2006年12月15日) BBT爬行上升,经期将届,时无所苦,脉细略数,苔薄红,舌偏红。拟调经通络,经来时服。处方:
炒当归10g,生地10g,炒怀膝10g,川芎10g,白芍10g,制香附10g,路路通10g,王不留行10g,女贞子10g,巴戟天10g,肉苁蓉10g,茯苓12g。
14剂。
四诊(2007年4月25日) BBT不稳,舌尖偏红,脉平。拟培元通络,经来时服。处方:
炒当归10g,大生地10g,炒怀膝10g,川杜仲10g,川续断10g,川芎10g,白芍10g,制香附10g,路路通10g,王不留行10g,穿山甲片10g,广地龙10g。
7剂。
五诊(2007年5月16日) 夜寐可,BBT未升,神疲乏力,体倦嗜睡,舌苔薄质红,脉细。处方:
制黄精12g,茯苓12g,生地10g,熟地10g,仙茅10g,淫羊藿12g,巴戟天10g,肉苁蓉10g,牛膝10g,炙龟甲10g,川续断12g,川石斛12g,河车粉(吞)6g。
14剂。
六诊(2007年5月30日) 经期将届,BBT单相,舌苔薄质红,脉细,经来时服。处方:
川芎10g,当归10g,广地龙10g,川续断12g,䗪虫10g,生地10g,炒杜仲12g,川牛膝10g,怀牛膝10g,肉苁蓉10g,补骨脂10g,炒白芍9g。
7剂。
七诊(2007年7月12日) 上月BBT单相,LMP6月29日,经行准期,药无所苦,时届中期,脉平,苔薄尖红。处方:
生地10g,熟地10g,巴戟天10g,女贞子10g,河车粉(吞)6g。
14剂。
八诊(2007年7月26日) LMP7月18日,经行先期,量畅,有块不孕,5日净,脉平,苔薄嫩白,尖红。治拟育肾通络。处方:
茯苓12g,熟地10g,怀牛膝10g,川续断10g,路路通10g,王不留行10g,降香片3g,麦冬10g,穿山甲片10g,淫羊藿10g,巴戟天10g,石楠叶10g,广地龙10g。
7剂。
九诊(2007年8月1日) 药后无不适,BBT升,脉平,舌薄边有齿印。拟育肾培元。处方:
炒杜仲12g,川续断12g,大熟地10g,茯苓12g,仙茅10g,淫羊藿12g,巴戟天10g,肉苁蓉10g,鹿角片10g,女贞子10g,河车粉(吞)6g。
4剂。
十诊(2007年8月15日) BBT双相,脉略细,苔薄舌尖偏红。拟育肾通络,经净后服。处方:
生地10g,熟地10g,怀牛膝10g,路路通10g,茯苓12g,王不留行10g,穿山甲片10g,降香片3g,麦冬12g,淫羊藿12g,肉苁蓉10g,地龙10g。
7剂。
十一诊(2007年8月23日) 月事逾期未行,尿HCG阳性,略感腹胀,脉细滑,苔薄质嫩红。拟健肾安和。处方:
茯苓12g,炒白术10g,炒潞党参12g,炒杜仲10g,川续断10g,桑寄生10g,淡黄芩10g,木香3g,紫苏梗10g,陈皮5g,苎麻根12g。
7剂。
随访:2008年4月,顺产一子。
【按】 蔡小荪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常采用周期疗法。如经净后常用益肾通络的药,如路路通、王不留行、降香片、穿山甲片、地龙。经后期多用益肾培元法,如鹿角霜、巴戟天、肉苁蓉、淫羊藿、仙茅、紫河车粉、杜仲、川断等。经行期予四物汤加减养血活血调经。制香附为血中气药,芳香理气调经,川芎可活血化瘀,以助输卵管通畅。故调经、促排卵、健黄体合并疏通输卵管同步作用后,患者经过几个疗程治疗终于怀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