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用药匠心
(一)药性平和,配伍得当
庞教授治病辨证准确,配伍恰当,注重整体调理。遣方用药尤尊前人之训:“善医者,只用眼前纯和之品,而大病尽除;不善医者,立异科奇,不唯无效,反致百病丛生。”主张药到病所,中病即可,药过病所,反致有害;或药偏离病所,无的放矢,重用也无功。临床多选性味平和、药源丰富的常用药,并对药物性味、归经、功效等了如指掌,甚至熟悉许多药的形态、科属和药用部分。
庞教授治疗妇科诸病,用药不出百十来种,组方配伍讲究一药多效、相辅相成、相反相成、动静结合。一剂方药不过15味药,量不出30g,多为6~12g。补养气血常用“圣愈”“八珍”之类;滋补肝肾则喜用肉苁蓉、黄精、菟丝子、补骨脂、桑寄生、杜仲等平补阴阳之品;清热解毒,忌用大苦大寒,多用黄芩、黄柏、败酱草、大血藤等;软坚散结,善用炙鳖甲、夏枯草、生牡蛎等攻补兼施、通涩并用之法。而在补益、抗肿瘤、清热解毒等方中或遇有腥臭难闻之药如乳香、没药、血竭等药味时,则加制半夏、白术、陈皮、鸡内金、砂仁等健脾和胃之品,以防碍胃伤胃。
庞教授用药十分讲究炮制及药物间相须、相使、相杀、相畏等关系。其药物配伍颇有“药对”之意。有的取古方、经方配伍之原旨,有的根据临证经验配伍,有的意在去性取味,有的意在去味取性,颇具匠心。如香豆豉配焦栀子,取栀子豉汤之意,清胸膈之热;厚朴配川黄连,取黄连之寒制厚朴之温,意在宽中行气,苦以燥湿;茵陈配焦栀子,取茵陈蒿汤之意,清利湿热;桑寄生配丝瓜络,补肾以通络。
庞教授的“药对”还体现动静结合,相辅相成,或相反相成。如炙鳖甲配炙乳香、炙没药,滋阴软坚、活血止血,用于子宫肌瘤、月经过多;柴胡配白芍,疏肝柔肝,一动一静;附子配炮姜,附子走而不守,炮姜守而不走,动静结合,温阳止血;八月札配半枝莲,疏肝理气,清热消瘤;薏苡仁配桃仁,健脾利湿,活血化瘀,用于盆腔炎少腹疼痛;大血藤配败酱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二)止血不留瘀,活血不伤正
止血活血是妇科常用的治疗大法。庞教授选用止血药,重视药物的归经和功效,尤其注意止血不留瘀。如治疗月经过多、崩漏,用紫石英配花蕊石,同入肝经,前者甘温暖宫,后者化瘀止血;生茜草配仙鹤草,一为凉血行瘀止血,一为补虚收敛止血。治疗阴虚血热、经漏不止,用生地配牡丹皮,同为清热凉血,牡丹皮且能化瘀,使之凉而不凝;荆芥穗配贯众炭,辛散伍苦寒,相互制约,温而不燥,寒而不滞。庞教授止血还很少用炭剂,恐炭涩留瘀,蒲黄、茜草、藕节均生用,既止血又活血,反映了庞教授止血不留瘀的学术思想。
而用活血药,庞教授则强调活血不伤正,首先要在气血充盈、气机条达的基础上,活血药才能发挥应有的疗效,反之犹如“无米之炊”。治疗月经过少、闭经、痛经等月经病时,常用泽兰叶、茺蔚子、王不留行子、怀牛膝等通而不峻,活血调经兼补肝肾之品;丹参、鸡血藤活血养血兼以通络,配以桃仁、红花又能去瘀生新;用药均不超过15g。对久治不愈的闭经患者,庞教授必先调肝肾、补气血,再以活血通经,日渐“水到渠成”经行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