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清法

四、清法

(一)以大寒之剂易为清补之方——竹叶石膏汤

竹叶石膏汤是白虎汤的变方,由大寒之剂白虎汤去知母,加竹叶、人参、麦冬、半夏,转为清补之方。有研究报道单品知母的退热效果强于石膏。而在白虎汤中石膏与知母相须为用,再配伍甘草、粳米后石膏退热效果加强。现在临床上可用山药替代粳米,既保护脾胃,又加强石膏的退热效果。

大寒之剂易为清补之方的竹叶石膏汤,可以用于热病的后期治疗,去知母后退热效果降低,加人参、麦冬补益因热邪所致的津气耗伤;竹叶、半夏清热除烦,降逆和胃,共达清热生津、益气和胃之功。

(二)泻中有补,降中寓升——龙胆泻肝汤

龙胆泻肝汤治疗上有肝胆实火,下有湿热下注之实证,但方中为何运用补益药当归、地黄?因肝脏是体阴而用阳的脏器,泻肝疏肝时都要不忘养护肝体。所以当归、地黄在此方中的作用既能补血养肝体,又可防止龙胆草、泽泻、栀子等药物伤阴、伤血,为方中“泻中有补”的配伍。全方欲达泻肝火之意,药性趋下,但柴胡却上升,其运用一可引经,二合肝意,达到“降中寓升”的目的。

(三)先入后出之妙——青蒿鳖甲汤

青蒿鳖甲汤治疗的主症特色为夜热(低热)早凉,热退无汗,能食形瘦。此乃吴鞠通所说:“夜行阴分而热,日行阳分而凉……”为邪伏阴分证。此方治疗有“先入后出之妙”,青蒿不能直入阴分,有鳖甲领之入也;鳖甲不能独出阳分,有青蒿领之出也。再伍生地、知母滋阴清热;牡丹皮泻血中伏火,除烦热。五药共达养阴透热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