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和法

三、和法

(一)和解少阳——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主治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治疗用小柴胡汤,方中柴胡配黄芩和解少阳;半夏配生姜和胃降逆;人参、大枣、甘草培补正气。全方七味药中四药祛邪,三药扶正。那么少阳证是属于实证,虚证,或是虚实夹杂?为什么方中用人参?(东汉时期用野山参)且药量不小,是该方运用的疑惑。至明清时期薛生白说到小柴胡汤的传变“虚则传少阳,实则传阳明”。虚实不指邪气,而是体质,体质好传阳明,体质弱传少阳。人参补虚,必不可少。

(二)泻(柔)肝补脾——痛泻要方

痛泻要方治疗肝旺脾虚之痛泻。其腹泻与饮食无关、寒热无关,而与情绪、内分泌、季节变化相关。治疗原则应是泻肝补脾。泻肝中药首选龙胆草,而本方达泻肝目的却选用了白芍,以柔肝的方式来达到泻肝的目的。不用龙胆草是因其苦寒,对本就脾虚腹泻者,若再用苦寒败胃,则重伤正气。所以采用白芍柔肝,来达到泻肝的目的;与白术健脾补虚配合,土中泻木;陈皮理气和胃;防风散肝郁,舒脾气。四药配合,补脾抑肝,祛湿止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