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诊治颈椎病技术方案的优化
(一)手法治疗颈椎病的主要目标是使筋骨关系复原
对于“筋出槽、骨错缝”的治疗,《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指出:“当先揉筋,令其和软,再按其骨,徐徐合缝,背膂始直。”《伤科补要》则云:“轻者仅伤筋肉易治,重则骨缝参差难治,先以手轻轻搓摩,令其骨合筋舒。”清代胡廷光《伤科汇纂》说:“脊背腰梁节节生,原无脱髎亦无倾,腰因挫闪身难动,背或伛偻骨不平。大抵脊筋离出位,至于骨缝裂开弸,将筋按捺归原处,筋若宽舒病体轻。”
可以看出,手法是治疗“筋出槽、骨错缝”的首选方法。对于单纯的筋出槽病症,治疗较易,以点穴和松解理筋类手法令其和顺、归槽即可;而对于既有筋出槽,又有骨错缝者,当先揉筋,轻轻搓摩,令其和软,将筋按捺归原处,再施以整复合缝类手法,使手法作用力深达骨关节部位,令骨缝对合,最终恢复“骨正筋柔、筋骨和合”的正常状态。
据此拟定手法诊治颈椎病优化技术方案,具有两个特点:其一,在颈椎病诊断确立之后,手法治疗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两次评估,通过的评估,一方面排除手法禁忌证和手法治疗的潜在风险,提高手法治疗的安全性;另一方面,针对手法治疗的特点,通过评估找出手法治疗的靶点,有选择地应用针对性更强的手法进行治疗,提高手法治疗的有效性。其二,将手法治疗操作区分为7种术式(类别),分门别类地拟定详细的标准操作规程(SOP)和质量控制方法,使手法操作更为规范化、标准化,提高手法治疗的可重复性。
(二)石氏伤科诊治颈椎病手法治疗技术规范
对于各别手法治疗技术拟定标准操作规程(SOP),建立相应的操作规范和质量控制标准。
1.仰卧位拔伸整复手法
[操作] ①弧线变量拔伸:以示、中、环三指指腹着力,由下而上沿直线平推,两手协同,交替进行,包括督脉和两侧膀胱经的颈段,每条线各6遍,共12遍。②定点持续拔伸:患者取仰卧位,医者立于或坐于其头端,双手重叠自第三、第四颈椎下将颈部稍微托起,与水平方向呈15°~20°角拔伸,着力点位于棘突间,持续时间不少于1min,反复5遍。③定点间歇拔伸:患者取仰卧位,医者立于或坐于其头端,双手重叠自第三、第四颈椎下将颈部稍微托起,与水平方向呈15°~20°角拔伸,着力点位于棘突间,先小幅度反复拔伸,待患者放松时,突然增大拔伸力量和幅度,重复5遍。④松解理筋手法:以中指指腹着力,以中等强度力量沿项韧带及其两旁自下而上弹拨,勾揉风池、风府穴、阿是穴,按揉肩井穴各2min,两手交替进行,反复5遍。
[技术要点] 该手术技术要点包括弧线变量拔伸、定点持续拔伸、定点间歇拔伸和松解理筋手法4个环节,在操作弧线变量拔伸时施力点位于颈七~颈一棘突,施力方向垂直于身体表面,拔伸力度以不使患者身体移动为度。定点持续拔伸和定点间歇拔伸施力点位于第三~第四颈椎棘突,施力方向为15°~20°,拔伸力度以拉动患者脚尖为宜。松解理筋手法施力自下而上,尽量借用患者重力和床面作为支撑点,以勾法为基础进行变化。
[适应证] 中、下段颈椎筋出槽、骨错缝。
2.俯卧位旋转扳法
[操作] 患者俯卧位,嘱患者头部向一侧旋转(以向左侧旋转为例),稍屈颈,医者站于患者头部,以左手固定住患者下颌部,右手按住患者的左肩部,待患者放松后,右手快速发力推按患者左肩,然后令患者头部向另一方向旋转,医者用同样的方法推按患者右肩。
[技术要点] 本法施力点位于患者肩部,方向为沿患者脊柱纵轴向下,力量以推动肩膀为度,要求瞬间发力,可嘱患者匀速呼吸,在患者呼气时发力。
[适应证] 下段颈椎和上段胸椎筋出槽、骨错缝。
3.坐位胸抵端提法
[操作] 患者取坐位,嘱其头部前屈,双手交叉相扣于后枕部,医者站在患者正后方,双手穿过患者腋下并交叉相扣于患者后项部,医生前胸抵住患者后背,嘱患者向后倚靠于医者胸部,医生顺势向后上方做端提动作,此时可听到颈胸椎交界处有“咔哒”声响。
[技术要点] 患者后倚,医者胸抵与端提动作保持协调。
[适应证] 下段颈椎和上段胸椎筋出槽、骨错缝。
4.坐位旋转(提)扳法
[操作] 患者正坐,颈椎前屈15°左右,以向左侧旋扳为例,医者立其左侧后方,嘱其左旋颈椎,左前臂托其下颏右侧,右手固定其左侧枕外隆凸或顶骨侧面最高点,首先转动颈椎至“扳机点”后锁定,并顺势做一个小幅度的旋转或旋提动作。另一侧动作相同,方向相反。
[技术要点] 在患者充分配合、放松的情况下发力,顺势而为,控制旋转角度在安全范围之内。
[适应证] 中段颈椎筋出槽、骨错缝。
5.仰卧位旋转扳法
[操作] 患者仰卧位,不用枕头,医者坐其头端,一手握住其下颏部,另一手托扶其枕外隆凸。操作时,医者双手沿颈椎的纵轴向左或向右旋转颈椎至“扳机点”后锁定,再做一个小幅度的旋转动作。
[技术要点] 在患者充分配合、放松的情况下发力,顺势而为,控制旋转角度在安全范围之内。
[适应证] 中段颈椎筋出槽、骨错缝。
6.坐位定位定向扳法
[操作] ①椎体旋转移位矫正:患者坐位,低头10°~15°,以椎体左旋为例,医者站在其左侧后方,左前臂托住患者下颏右侧,右手用拇指指腹按住患者颈椎棘突偏歪侧的后外侧缘。操作时,先将患者颈椎旋转至“扳机点”位后锁定,顺势再做一个小幅度的旋动作。②椎体侧向移位矫正:发力时拇指指腹按住患者偏歪颈椎的关节突关节处(靠近棘突根部),其他动作同上。
[技术要点] 在患者充分配合、放松的情况下发力,顺势而为,控制旋转角度在安全范围之内。
[适应证] 中上段颈椎筋出槽骨错缝。
7.松解理筋手法
[操作] 患者取坐位、俯卧位或侧卧位,以按法、拨法、揉法、推法、一指禅推法、㨰法等,在斜方肌、胸锁乳突肌覆盖部位操作,以松解软组织为目的,时间5min。
[技术要点] 多种手法的配合使用需进行有机结合,做到刚柔并济,缠绵不绝,并注意节奏性,即不要过快过慢。
[适应证] 筋出槽为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