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性治法方药

三、代表性治法方药

(一)从“湿、热”论治皮炎湿疹

湿疹皮炎是一类由多种内外因素所引起的急、慢性变态反应性瘙痒性皮肤病,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缠绵难愈的一类疾病。夏少农认为,湿疹皮炎类疾病的发生,责之于“血热、湿热”这两个主要病机,在病程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可能存在着“热”或“湿”的偏盛,但可以说“热”与“湿”贯穿于湿疹、皮炎病程的始终。因此,在治疗上常用清热凉血除湿法。院内制剂解湿热合剂即是以此为基础而研制。

解湿热合剂以茵陈、赤芍、牡丹皮为君,茵陈清肝胆湿热,赤芍、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三药合用,清热凉血,解毒除湿;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泻上焦肺热、清大肠火,以利皮肤湿热;泽泻利水渗湿,泄下焦之热,两者合用,上下同治,同时加强君药清热祛湿之功效,共为臣药。川萆薢与茯苓皮利湿消肿祛浊,且两药性平,祛湿而不伤阴;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善清下焦湿热,与君药上下呼应,共奏清热燥湿之效;蒲公英清热解毒、利湿、下泄通利、清热通淋,使湿热从小便而出。四药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诸药合用,切中病机,共奏清热、凉血、除湿、止痒之功,使邪热得清,水湿得祛,病情向愈。

适用病种:急性皮炎,湿疹及炎性皮肤病以红斑、糜烂水疱、渗出较多为主者。

(二)从“血”论治银屑病

银屑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血热。血热则热灼血络,血络受损,血溢脉外,壅于皮肤,则发为红斑;热盛血燥,肌肤失养,则皮肤脱屑、瘙痒。血热的形成,或因外感风湿热毒之邪,以致肺热炽盛,肺气郁闭,热伤营血;或因肝郁气滞,郁而化火;或因思欲太过耗伤心脾;或因饮食不忌,过食辛辣腥发之品,以致痰火内生。若病程日久,或燥热之邪久羁,耗伤阴血,血虚津枯难以濡养肌肤,皮肤干燥、瘙痒,皮损浸润明显,日久不去;或久病脾失运化,痰湿内生,皮损反复迁延,增生肥厚,脱屑、瘙痒明显。此外,少数患者因调治不当,兼感毒邪,热毒流窜,入于营血,造成气血两燔、耗伤阴血之证。病久则经络阻隔,气血凝滞,故皮损厚硬。

针对银屑病的血热血瘀之证,治疗上以清热凉血活血为止。在此基础上研制了院内制剂清热活血合剂。全方由生槐花、蛇床子、当归、三棱、莪术、鸡血藤、大血藤、土茯苓、蜀羊泉、露蜂房和大黄组成,其中生槐花、蛇床子、土茯苓、蜀羊泉、露蜂房、大黄清热凉血解毒,当归、三棱、莪术、鸡血藤、大血藤活血散瘀,全方有清热凉血活血的功效。

适用病种:进展期银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