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学术传承团队
石印玉名中医工作室分别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上海市卫计委、上海市中医药发展办公室和上海中医药大学立项并资助建设,挂靠曙光医院。同时还建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石氏伤科流派传承工作室、海派中医流派石氏伤科传承研究基地和上海中医药大学石印玉名师传承工作室。与曙光医院骨伤科、曙光临床医学院中医骨伤科学教研室和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的日常工作紧密衔接,实行医、教、研一体化的管理运行体制,并于2005年正式成立石氏伤科医学中心。中心坚持“传承和发展石氏伤科学术精华,培养和造就中医骨伤创新人才”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临床为基础,科研为导向,教学为根本”的工作方针,学科整体研究水平和服务能力居国内领先行列。
传承具有140余年历史的上海石氏伤科治伤经验,不断创新发展,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着以患者为中心、全心全意为患者着想的服务理念,努力打造“一体化全程式诊疗服务模式”的沪上骨伤科第一品牌。
以慢性筋骨病损防治研究为主攻方向,研究内容涉及骨质疏松症、骨关节病、颈椎病、股骨头坏死、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背痛的病因病机、防治方案优化、有效方药和治疗技术的作用机制等方面,近年来又拓展了急性筋骨损伤防治研究和石氏伤科学术思想整理与研究。先后承担世界卫生组织委托研究项目,国家“973”“863”与科技攻关、支撑计划、新药研究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数十项。研究成果获得上海市临床医疗成果奖2项,部市级科技奖励一等奖1项,其他奖项30余项。一项“手法治疗颈椎病技术”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为首批中医临床适宜技术,在国内20多个省市自治区推广应用。作为牵头单位组织拟订的膝痹病(膝骨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由全国30余家医院验证后,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作为指导性文件向全国颁布实施。
建有教育部“中医骨伤科学”国家重点学科和上海市重点学科,国家卫计委“骨伤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骨伤科”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骨与关节病理学”三级实验室,中国医师协会认证的“骨质疏松诊疗基地”,上海市卫计委“骨与关节疾病”和“股骨头坏死”重点专病专科。同时是全国骨伤重点专科协作组组长单位,全国膝痹病(膝骨关节炎)协作组组长单位,骨质疏松协作组副组长单位,上海市中医骨伤科质控组组长单位,上海市医师协会中医师分会骨伤学科组组长单位,上海市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专家委员会骨伤科专家组组长单位。
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国家级名中医师带徒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上海市名中医、全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上海领军人才、上海市中医领军人才、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2人)、上海市银蛇奖获得者、上海市十佳医生等。
石印玉传承学术团队为:石印玉→詹红生,赵咏芳,石瑛,陈东煜,杜炯,郑昱新,曹月龙→张琥,庞坚,王翔,张明才,陈元川,高宁阳,刘婷,熊轶喆,郭海玲,陈博,张旻,王辉昊,俞仲翔,王学宗,谈译文,周琳。
石印玉学术传承团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