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 录

《中医药文化趣味读本》编委会

前言

第一章 了解中医药文化

第一节 中医药文化探源

一、河图洛书

二、阴阳学说

三、五行学说

四、儒家与中医药文化

五、道家与中医药文化

六、阴阳家与中医药文化

七、法家与中医药文化

第二节 中医传统经典著作

一、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

二、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

三、医门之圣书——《伤寒杂病论》

四、首部针灸学专著——《针灸甲乙经》

五、东方药物巨典——《本草纲目》

第三节 中医四诊法

一、洞察入微的中医望诊

二、奇妙的中医脉诊

第四节 中医经络学说

第五节 中医理论中的气

一、元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二、宗气是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属后天之气的范畴

三、营气是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

四、卫气是行于脉外具有保卫作用的气

第六节 中医药的剂型

第七节 中国古代十大名医及其成就

一、扁鹊——中医医祖

二、华佗——外科鼻祖

三、张仲景——中医医圣

四、皇甫谧——针灸鼻祖

五、葛洪——急症先驱

六、孙思邈——中医药王

七、钱乙——儿科之圣

八、朱震亨——滋阴派创始人

九、李时珍——东方达尔文

十、叶天士——温病学派奠基者

第二章 喜欢中医药文化

第一节 中医经典成语故事

一、岐黄之术

二、悬壶济世

三、杏林春暖

四、坐堂医圣

五、橘井泉香

六、病入膏肓

七、起死回生

八、对症下药

九、乐以忘忧

十、因势利导

十一、因地制宜

十二、防微杜渐

十三、杯弓蛇影

第二节 有趣的中药小故事

一、茵陈

二、断肠草

三、益母草

四、麻黄

五、续断

六、黄精

七、贝母

八、金银花

九、女贞子

十、仙鹤草

十一、何首乌

十二、车前草

十三、升麻

十四、菟丝子

十五、茯苓

十六、龙胆草

十七、杜仲

十八、半夏

十九、三七

二十、银杏

二十一、当归

二十二、浮萍

二十三、人参

二十四、白头翁

二十五、菊花

二十六、柴胡

二十七、莲花

二十八、灵芝

二十九、鱼腥草

三十、丁香

第三节 中国文学中的中医药名

一、张籍的药名体诗

二、白居易的《采地黄者》

三、孔义甫《药名体》诗

四、辛弃疾与药名词

五、《西厢记》红娘药方治相思

六、《西游记》中的药名诗词

七、冯梦龙的药名情书

八、龚自珍的《远志》诗

九、中医药与《红楼梦》

第三章 学习中医药文化

第一节 医学三字经

【卷一】

【卷二】

第二节 五脏六腑

一、五脏

二、六腑

三、五脏六腑歌诀

第三节 中医“治未病”思想

第四节 中医运动健身术

一、五禽戏图解

二、八段锦图解

第五节 中医常见理疗术

一、砭术

二、按摩

三、拔罐

四、针灸

第六节 中医汤头歌诀

1.麻黄汤

2.桂枝汤

3.九味羌活汤

4.香薷饮

5.小青龙汤

6.止嗽散

7.银翘散

8.桑菊饮

9.麻杏石甘汤

10.柴葛解肌汤

11.败毒散

12.参苏饮

13.再造散

14.加减葳蕤汤

15.大承气汤

16.大黄牡丹汤

17.温脾汤

18.麻子仁丸

19.黄龙汤

20.十枣汤

21.小柴胡汤

22.蒿芩清胆汤

23.四逆散

24.逍遥散

25.痛泻要方

26.半夏泻心汤

27.大柴胡汤

28.防风通圣散

29.葛根黄芩黄连汤(芩连葛根汤)

30.白虎汤

31.竹叶石膏汤

32.清营汤

33.犀角地黄汤

34.黄连解毒汤

35.普济消毒

36.凉膈散

37.仙方活命饮方歌

38.导赤散

39.龙胆泻肝汤

40.左金丸

41.泻白散(泻肺散)

42.苇茎汤

43.清胃散

44.玉女煎

45.芍药汤

46.白头翁汤

47.清暑益气汤

48.青蒿鳖甲汤

49.当归六黄汤

50.小建中汤

51.理中丸

52.吴茱萸汤

53.四逆汤

54.当归四逆汤

55.黄芪桂枝五物汤

56.阳和汤

57.四君子汤

58.参苓白术散

59.补中益气汤

60.玉屏风散

61.生脉散

62.四物汤

63.当归补血汤

64.归脾汤

65.泰山磐石散

66.六味地黄丸

67.左归丸

68.大补阴丸

69.炙甘草汤

70.一贯煎

71.百合固金汤

72.肾气丸

73.右归丸

74.地黄饮子

75.牡蛎散

76.真人养脏汤

77.金锁固精丸

78.桑螵蛸散

79.固冲汤

80.固经丸

81.朱砂安神丸

82.天王补心丹

83.酸枣仁汤

84.安宫牛黄丸

85.苏合香丸

86.越鞠丸

87.柴胡疏肝散

88.四磨汤

89.瓜蒌薤白白酒汤

90.半夏厚朴汤

91.枳实消痞丸

92.厚朴温中汤

93.天台乌药散

94.暖肝煎

95.加味乌药汤

96.定喘汤

97.旋覆代赭汤

98.橘皮竹茹汤

99.苏子降气汤

100.桃核承气汤

101.血府逐瘀汤

102.补阳还五汤

103.复元活血汤

104.温经汤

105.生化汤

106.咳血方

107.小蓟饮子

108.槐花散

109.黄土汤

110.十灰散

111.川穹茶调散

112.独活寄生汤

113.大秦艽汤

114.消风散

115.羚角钩藤汤

116.镇肝熄风汤

117.天麻钩藤饮

118.大定风珠

119.杏苏散

120.桑杏汤

121.清燥救肺汤

122.麦门冬汤

123.养阴清肺汤

124.增液汤

125.平胃散

126.藿香正气散

127.茵陈蒿汤

128.八正散

129.三仁汤

130.甘露消毒丹

131.五苓散

132.猪苓汤

133.防己黄芪汤

134.苓桂术甘汤

135.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

136.真武汤

137.实脾散

138.萆薢分清饮

139.完带汤

140.二陈汤

141.温胆汤

142.清气化痰丸

143.小陷胸汤

144.贝母瓜蒌散

145.苓甘五味姜辛汤

146.半夏白术天麻汤

147.保和丸

148.枳实导滞丸

149.健脾丸

150.乌梅丸

第七节 十八反、十九畏歌诀

(一)十八反歌

(二)十九畏歌

第八节 针灸歌诀

四总穴歌:

十六郤(xì)穴歌:

下合穴歌:

经穴个数:

十五络穴歌:

十二背俞穴歌:

八脉交会穴:

十二原穴歌:

十二募穴歌:

八会穴歌:

六十六穴歌:

第四章 宣传中医药文化

第一节 十大陇药

一、甘草

二、当归

三、黄芪

四、党参

五、大黄

六、款冬花

七、黄芩

八、柴胡

九、板蓝根

十、枸杞

第二节 家庭常用中医适宜技术

一、急性胃痛

二、肩周炎

三、颈椎病

四、腰肌劳损

五、膝关节骨关节炎

第三节 地方药材防治常见病的膳食及食疗方

一、上呼吸道感染食疗方

二、治慢性支气管炎药膳

三、治疗高血压药膳

四、预防胆囊炎药膳

五、关节炎食疗方

六、糖尿病药膳

七、黄芪为辅料的药膳

第四节 中药小制作

一、秋梨膏

二、蜂蜜柚子茶

三、山楂羹

四、阿胶枣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