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高血压药膳
1.肝阳上亢型药膳
临床表现:头晕胀痛,烦躁易怒,目眩耳鸣,面赤升火,口苦口干,夜眠不安,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
(1)鲜芹菜汁
配方:芹菜250g。
制法:芹菜用沸水烫2min,切碎绞汁,可适当调味。
功效:平肝降压。
用法:每日2次,每次1小杯。
(2)菊花粥
配方:菊花末15g,粳米100g。
制法:菊花去蒂,研成细末备用。粳米加水适量,用武火烧沸,改用文火慢熬,粥成时调入菊花末,稍煎片刻即可。
功效:清热疏风,清肝明目。
用法:可作早晚餐食用。
(3)天麻鸭蛋
配方:天麻9g,鸭蛋2个。
制法:将鸭蛋放入盐水中浸7d后,在顶端钻1小孔,倒出适量鸭蛋清,灌入已研成细末的天麻(若鸭蛋不充盈,可将倒出的鸭蛋清重新装入,至充盈为度)。然后用麦面作饼将鸭蛋上的小孔封闭,随即将鸭蛋完全包裹,放在火炭灰中煨熟。
功效:平肝熄风,清热养阴。
用法:每日早晨空腹时用开水送食鸭蛋2 个,可连服5~7d。
(4)芹菜凉拌海带
配方:芹菜100g,海带50g。
制法:芹菜洗净切段,海带洗净切丝,分别在沸水中焯一下捞起,加适量香油、醋、盐、味精调味食用。
功效:平肝清热降压。
用法:佐餐食用。
2.治疗肝肾阴虚型药膳
临床表现:头晕头痛,耳鸣,失眠健忘,心悸乏力,口干舌燥,两目干涩,手足心热,腰酸腿软,舌质红,舌苔少,脉细弦或细数。
(1)枸杞肉丝
配方:枸杞子100g,猪瘦肉150g,熟青笋50g,猪油100g。
制法:将猪瘦肉切丝,青笋切丝,枸杞洗净待用。烧热锅,用冷油滑锅倒出,放入猪油,将肉丝、笋丝同时下锅划散。烹黄酒,加白糖、酱油、盐、味精调味,再放入枸杞子翻炒几下,淋上麻油,起锅即成。
功效:滋补肝肾。
用法:佐餐食用。
(2)菠菜炒生鱼片
配方:生鱼片200g,菠菜250g,蒜茸、姜花、葱段少许。
制法:菠菜去根,洗净,略切几段,放入沸水中焯过,捞起滤去水分;生鱼片用少许味精、盐稍浸渍。起油锅,先下蒜茸、姜花、葱段爆香,入生鱼片,烹黄酒,略炒,再下菠菜翻炒几下,调味勾芡即可。
功效:清热除烦,养肝降压。
用法:佐餐食用。
3.治疗痰浊内阻型药膳
临床表现:眩晕头痛,头目昏蒙,胸脘满闷,纳呆恶心,肢体困重,体倦嗜睡,口多痰涎,舌胖质淡,舌苔白腻,脉弦滑。
(1)橘皮饮
配方:橘皮、杏仁、老丝瓜各10g,白糖少许。
制法:将老丝瓜、橘皮洗净,杏仁去皮一同入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煮20~30min;去渣,用白糖调味。
功效:理气化滞,祛风通络。
用法:代茶饮。
(2)红萝卜海蜇粥
配方:红萝卜120g,海蜇皮60g,粳米60g。
制法:红萝卜削皮切片,海蜇皮漂净切细条,粳米洗净。三物一起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文火煮成粥,粥成后加调味品调味。
功效:化痰消滞,开胃健脾。
用法:作早晚餐或作点心食用。
(3)菊槐茶
配方:菊花、槐花、绿茶各3g。
制法:将上三味放入瓷杯中,以沸水冲泡,密盖浸泡5min即可。
功效:平肝祛风,化痰降压。
用法:每日1剂,不拘时饮服。
4.治疗阴阳两虚型药膳
临床表现:头昏眼花,面白少华,心悸气短,腰膝无力,夜尿频多,面部或下肢浮肿,舌质淡嫩,苔薄,脉虚弦或沉细。
(1)胡桃糯米粥
配方:胡桃30g,糯米100g。
制法:将胡桃仁打碎,糯米洗净。加清水适量煮成稀粥,加少许糖调味即成。
功效:调补阴阳。
用法:每日早晨空腹饮服。
(2)归芪蒸鸡
配方:炙黄芪100g,当归20g,嫩母鸡1只。
制法:将黄芪、当归装入纱布袋,口扎紧。将鸡放入沸水锅内氽透、捞出,用凉水冲洗干净。将药袋装入鸡腹,鸡置于蒸盆内,加入葱、姜、盐、黄酒、陈皮、胡椒粉及适量清水,上笼隔水蒸约1h,食时弃去药袋,调味即成。
功效:温中补气,益血填精。
用法:佐餐食用,分3 次食完。
(3)丝瓜豆腐瘦肉汤
配方:猪瘦肉60g,丝瓜250g,嫩豆腐2块,葱花适量。
制法:将丝瓜去皮,切成厚片;豆腐切块;猪瘦肉切成薄片,加精盐、糖、芡粉拌匀。在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先下豆腐煮沸后,再放入丝瓜、肉片,至丝瓜、肉片刚熟,加葱花等调味即可。
功效:益气血,清虚热。
用法:佐餐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