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按摩
说起日常保健,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吃各种补药、保健品等。其实,中医保健是一系列的行为,并不单推崇药物服食。当代,中医按摩保健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他们大多会选择到按摩养生馆保健养生。其实,如果学学自我按摩的方法,就可以在家中完成健康养生的按摩。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自我按摩的方法。
1.腹部
腹部是神阙、中脘、气海、关元、天枢等重要穴位所在之处,对调整人体气血、改善脏腑功能都有好处;同时,腹部也是最怕着凉的地方,屏障功能较差,易受凉而致腹泻。因此,中医提倡“腹宜常揉”的保健方法,即将手心放在肚脐,顺时针轻揉肚脐及四周,可增加肠胃蠕动,增强脾胃功能,提高免疫力。
此外,为了增强效果,也可以用热水袋或热毛巾,轻轻敷在肚脐上,数分钟后取下。或将手掌搓热,劳宫穴对准肚脐,每天坚持敷1~2次。
2.背部
脊椎及其两侧,是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的行经之地,且分布有五脏六腑之气输注的穴位,如心俞、肺俞、脾俞、肝俞、肾俞等。脏腑有疾,均会在背部表现出来。此外,当风、寒等外邪入侵时,膀胱经最易受到影响。护好后背,不受寒凉,则身体不易感冒、患病,还有治疗五脏六腑疾患的效果。
中医常采用捏脊法进行保健,即用双手的拇指与食指相对,将脊柱及两侧的肌肉提起,边移边提,边提边拿,自下而上(从臀部以上做到颈部以下)操作,直到背部微微有汗或皮肤潮红为度。或搓背、拍背,或用保健锤敲背部,每次5 min,对抵抗感冒、扶助正气、增强免疫力有好处。
3.足部
足部的穴位较多,有成千上万个末梢神经,与人体各个脏器的健康密切相关,故被称为人的“第二心脏”。中医认为“热从头生,寒从足入”。人的足部距离心脏最远,最易受到寒邪侵袭。因此,足部保暖很重要。
中医建议每隔两三天用热水泡泡脚,可以起到温经通络、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如果能在泡脚水中加入一些温经行气的中药,效果会更好,如将艾叶、红花用水煎煮,加入泡脚水中。冬天泡脚以身上微微出汗为宜,切不可大汗淋漓伤了阳气。冬天怕冷、手脚冰凉、失眠等患者,特别值得一试。
足部反射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