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枸杞
又名枸杞子、枸杞红食、甜菜子、枸杞豆。
【采收加工】夏、秋二季果实呈红色时采收,热风烘干,除去果梗;或晾至皮皱后,晒干,除去果梗。
【性状】本品呈类纺锤形或椭圆形,长6~20mm,直径3~10mm。表面红色或暗红色,顶端有凸起的花柱痕,基部有白色的果梗痕。果皮柔韧,皱缩;果肉肉质,柔润。种子类肾形,扁而翘,长1.5~1.9mm,宽1~1.7mm,表面浅黄色或棕黄色。气微,味甜。
以粒大、色红、肉厚、质柔润、籽少、味甜者为佳。
【性味与归经】甘,平。归肝、肾经。
【功能与主治】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痿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
【炮制】簸净杂质,摘去残留的梗和蒂。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闷热,防潮,防蛀。
【附方】
1.治肾经虚损,眼目昏花,或云翳遮睛:枸杞子480g,好酒润透,分作4份。120g用花椒30g炒,120g用小茴香30g炒,120g用芝麻30g炒,120g用川楝子30g炒。拣出枸杞,加熟地黄、白术、白茯苓各30g,为末,炼蜜丸,日服。
枸杞种植基地
枸杞果实
2.补虚,长肌肉,益颜色,肥健人:枸杞子400g ,清酒400ml。添酒浸7d。漉去滓,任情饮之。
3.安神养血,滋阴壮阳,益智,强筋骨,泽肌肤,驻颜色:枸杞子(去蒂)1kg,龙眼肉2.5kg。上二味用新汲长流水25kg,以砂锅桑柴火慢慢熬之;渐渐加水煮至杞圆无味,方去渣;再慢火熬成膏,取起,瓷罐收贮。不拘时频服15g。
4.治肝虚或当风眼泪:枸杞400g。捣破,纳入绢袋,置罐中。以酒一斗泡于瓶中,密封勿泄气,浸7d。每日饮之,醒勿醉。
【食疗方】
1.杞精膏:枸杞子、黄精各等分。加水,以小火多次煎熬。去渣浓缩后,加蜂蜜适量混匀,煎沸,待冷备用。每次10~20ml,沸水冲服。
功用:用于早衰,肝肾精血不足,腰酸体倦,耳鸣头晕,健忘,容颜衰减等。
2.杞味茶:枸杞子、五味子各等分,研为粗末。每次9~15g,沸水浸泡,代茶饮。
功用:枸杞子补益阴精,五味子益气生津、敛汗。用于气阴不足的人,不能适应夏季的炎热气候,常于夏季发病,眩晕体倦,两脚酸软,心烦自汗,饮食减少,脉浮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