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板蓝根
又名靛青根、蓝靛根、大青根。
【采收加工】秋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
【性状】本品呈圆柱形,稍扭曲,长10~20cm,直径0.5~1cm。表面浅灰黄色或淡棕黄色,粗糙,有纵皱纹及横长皮孔样突起,并有支根痕。根头部略膨大,顶端有一凹窝,周边有暗绿色的叶柄残基,较粗的根有密集的疣状突起及轮状排列的灰棕色叶柄痕。体实,质略软,断面皮部黄白色至浅棕色,木质部黄色。气微,味微甜后苦涩。
以根中直粗壮、坚实、粉性大者为佳。
【性味与归经】苦,寒。归心、胃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温毒发斑,温疫时毒,发热咽痛,痄腮,喉痹,烂喉丹痧,大头瘟疫,丹毒,痈肿。
【炮制】拣净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晒干。
【药理作用】抗菌、抗病毒、抗钩端螺旋体、解毒、提高免疫功能、抗肿瘤、破坏白血病细胞等作用。
【注意】体虚而无实火热毒者忌服。
【贮藏】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附方】
1.水痘:板蓝根15~30g,水煎服。每日1剂代茶饮,尤其适于高热、痘浆混浊者。
2.预防流脑:①板蓝根15g,贯众15g。共制粗末,煎水代茶饮,连服3~5d。②大青叶15g,黄豆50g或海金砂根50g。水煎服,每日1剂。
3.防治腮腺炎:①板蓝根30g。煎水饮用,连服3d。②板蓝根30g,金银花10g,薄荷5g。共制粗末,煎水代茶频饮。对腮腺炎肿痛发热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4.防治红眼病:板蓝根30g,生山栀9g,生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5d。
板蓝根种植基地
板蓝根中药饮片
5.传染性软疣:板蓝根30g,芒硝10g,红花10g,生薏苡仁30g,马齿苋30g,水煎服。本方有清热解毒、抗病毒作用,对于皮损泛发者适用。
6.防治感冒及流感:板蓝根18g,制粗末,水煎代茶饮;或加姜活9g,煎汁饮用,连服3d。也可用板蓝根冲剂,每次冲服1包,日服2次,连服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