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与《红楼梦》
(一)补黛玉之弱的“人参养荣丸”
《红楼梦》第三回,黛玉初进荣国府,贾府的人问她“常服何药?为什么治不好她的不足之症”,黛玉回答说:“如今还是吃人参养荣丸。”贾母闻知后说:“正好我这里正配丸药呢,叫他们多配一料就是了。”
《红楼梦》中描写林黛玉“身体又极怯弱”,如“美人灯”一吹就倒。后人分析,林黛玉的病症应为肺结核。林黛玉所食的“人参养荣丸”又叫“人参养营丸”,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具有益气养血的作用,用于治疗积劳虚损、四肢沉滞、少气心悸、小腹拘急、腰背强痛、咽干唇燥等症。不过,虽然林黛玉和贾母都服用人参养荣丸,但追求的功效却是不一样的。黛玉用人参养荣丸益气养血,治体弱多病的虚损之疾;贾母服用人参养荣丸滋养气血,延年益寿。这正是中医异病同治的典型医案。
该药的主要成分为:人参、当归、黄芪、白术、茯苓、肉桂、熟地、五味子、远志、陈皮、杭芍、甘草,有益气补血、养心安神之功效。然而,人参、肉桂性热,林黛玉虚不受补,因此又有后来的宝钗、宝玉送“燕窝”一节。可见,《红楼梦》中哪怕是一个药方,都是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二)治宝钗之冷的“冷香丸”
《红楼梦》第七回,宝钗在叙述自己的病情时说:“我是从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吃了一个和尚传的海上仙方‘冷香丸’,才效验些。冷香丸是用白牡丹花、白荷花、白芙蓉花、白梅花和雨水这日的天落水,白露这日的露水,霜降这日的霜,小雪这日的雪,丸了龙眼的丸子,盛在旧瓷坛里,埋在花根底下。发病的时候拿出来吃一丸,用一钱二分黄柏煎汤送下。”
在《红楼梦》中,正如各种花卉成为意象,有些药物也是虚写,非独医病,也在暗示人物的性格与命运。据原所贤考证,宝钗患的应该是哮喘,以药测证,应该属于热哮,所以用四时之花和四时之水,加上异常香气的药末。查阅《中华方剂大辞典》,有冷香汤、冷哮丸、冷哮散的方剂名,功能是散寒化痰、平喘止哮,用来治疗冷哮寒痰之症。当代医家中,也有用花蕊入药治病的记载。
(三)祛宝玉之痴的“祛邪守灵丹”、“开窍通神散”
贾宝玉的病一般都是急出来的。在“紫鹃试玉”一回中,紫鹃为试探宝玉之情,谎称林黛玉要“家去”了,结果唬得宝玉“痰迷心窍”,失了心智。宝玉“两个眼珠儿直直的起来,口角边津液流出,皆不知觉”。多亏了王太医医术精湛,开了几剂醒神开窍的药,并用贾母的祛邪守灵丹、开窍通神散,才渐渐将宝玉的病情缓解。不过,真正发挥“药到病除”之效的还是紫鹃的几句解释。可见心病还得心药医,否则药石无效。
(四)治可卿之郁的“益气养荣补脾和肝汤”
《红楼梦》第十回《金寡妇贪利权受辱张太医论病细穷源》,其中一个情节就是秦可卿病情加重,好几位太医诊断或有喜或有病,却并不见好转。冯紫英向贾珍推荐了一个“幼时从学的先生”张友士前来宁国府诊疗,判断秦可卿被诸位太医耽误了的病尚有三分可治。“今年一冬是不相干的,总是过了春分,就可望痊愈了。”并写下一个药方:人参二钱,白术二钱(土炒),云苓三钱,熟地四钱,归身二钱(酒洗),白芍二钱,川芎钱半,黄芪三钱,香附米二钱(醋制),柴胡八分,怀山药二钱(炒),真阿胶二钱(蛤粉炒),延胡索钱半(酒炒),炙甘草八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