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东方达尔文

九、李时珍——东方达尔文

李时珍(1518—1593),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博物学家。字东璧,号濒湖,湖北蕲春人。李时珍出生在一个世医家庭,父亲李言闻系当地名医,李时珍受父亲的影响极深。他从小喜爱医药,虽经父亲督促,精读四书五经、坟典传奇,但却无心功名,走上了研究医药、发展自然科学的道路。

李时珍最伟大的成就是编纂了《本草纲目》。这是我国古代具有世界影响的博物学著作。《本草纲目》一书中,李时珍在每一种药物之下,采用“正误”的方式对前人的错误进行纠正和辨析,其中绝大多数是言之有据、符合科学道理的。这一体例在本草学上是创造性的,证明他在自然科学方面的渊博知识和扎实功底。为了使药物发挥更大的治病作用,他主张用人工改变药物的自然性能。如对药性下沉的药物,以酒为引,使其上升至巅顶;而升浮之药则以咸寒药为引直达下焦。他指出人不仅能够“窥天地之奥”,还具有“达造化之权”的能力。李时珍以科学精神批判服食,痛恨迷信神仙之说。如在谈到古代以金银服食时,认为“血肉之躯,水谷为赖,何能堪此金石重坠之物,久在胃肠乎。求仙而丧生。可谓愚也矣”(《本草纲目·金石部·金》)。又说:“(银)性刚戾,服之能伤肝是也。抱朴子云银化水服可成地仙者,亦方士谬言也,不足信”(《本草纲目·金石部·银》)。认为所谓可以居住水中,步履水上,都是“邪说”“幻诞之谈”。他斥《本经》、葛洪等关于服食的论述为“误世之罪,通乎天下”,认为药物“治病可也,服食不可也”(《本草纲目·兽部·伏翼》)。

李时珍不仅是一位药物学家,也是一位博物学家。他对于生物、地质等学科很有研究,对化学、天文、历法、气象也有一定的心得。李时珍更是一位高明的医学家,在自己的著作中,载有相当多的验案,均为其治病之记录。他在自然科学各方面的成就,使他在医疗活动中,取得较好的疗效,一度应召入太医院。他坚实的理论基础,来自《内经》《难经》《伤寒论》等经典医著,但他的唯物主义态度及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使他更加尊重《内经》。他受金元四家的影响极大,特别推崇张元素、李东垣的医疗思想,认为张元素“大扬医理,灵素之下,一人而已”。他把药物学上的成就,灵活运用到治疗学上,除去遵循传统的医学理论进行严格的辨证论治以外,特别重视分析药物的归经,讲究性味,丰富和发展了本草学。李时珍对脉学、经络学也都有较深的理解,他的著作除去《本草纲目》,还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等。李时珍以简洁明了的诗句,概括总结了中医常用的脉象,便于初学记诵,利于普及脉学知识;《濒湖脉学》曾被译为德文,在国外出版;《奇经八脉考》则是对十二正经以外的经络系统的总结。

李时珍是我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科学家,在国内外享有崇高的声誉和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