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药物巨典——《本草纲目》
李时珍是明朝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一面行医,一面研究药物。在实践中,他发现旧有的药物书不但内容少,有的还记错了药性和药效,心想,病人吃错了药多危险啊!于是决心重新编写一部药物书。为了写好这部书,李时珍不但在治病的时候注意积累经验,还走遍了各地名山。白天,他踏青山,攀峻岭,采集草药,制作标本;晚上,他对标本进行分类,整理笔记。几年里,他行程上万里,访问了千百个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对好多药材,他都亲口品尝,判断药性和药效。
有一次,李时珍经过一个山村,看到前面围着一大群人。走近一看,只见一个人醉醺醺的,还不时地手舞足蹈。一了解,原来这个人喝了用山茄子泡的药酒。李时珍望着笑得前俯后仰的醉汉,记下了药名。回到家,他翻遍药书,找到了有关这种草药的记载。可是药书上写得很简单,只说了它的本名叫“曼陀罗”。李时珍决心要找到它,进一步研究。
李时珍找到了曼陀罗。他按山民说的办法,用曼陀罗泡了酒。过了几天,李时珍决定亲身体验一下曼陀罗的功效。他抿了一口,味道很香;又抿一口,舌头以至整个口腔都发麻了;再抿一口,不一会儿竟发出阵阵傻笑,手脚也不停地舞动着;最后,昏昏沉沉地失去了知觉,摔倒在地。一旁的人吓坏了,连忙给李时珍灌了解毒的药。过了好一会儿,李时珍醒过来了,大家这才松了一口气。
醒来后的李时珍兴奋极了,连忙记下了曼陀罗的产地、形状、习性、生长周期,写下了如何泡酒以及制成药后的作用、服法、功效、反应过程等等。有人埋怨他太冒险了,他却笑着说:“不尝尝,怎么断定它的功效呢?再说,总不能拿病人做实验吧!”听了他的话,大家更敬佩李时珍了。就这样,又一种可以作为临床麻醉的药物问世了。
《本草纲目》是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以毕生精力,亲历实践,广收博采,实地考察,历时27年,全面整理总结本草学的心血结晶。全书52卷,约200万言,收药1892种(新增374种),附图1100多幅,附方11 000余首。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之大成,在训诂、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植物、动物、矿物、冶金等方面也有突出成就。先后被译为多种文字,对世界自然科学发展做出了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
李时珍的成就,首先在药物上采取了“析族区类,振纲分目”的科学分类。把药物分为矿物药、植物药、动物药。又将矿物药分为金部、玉部、石部、卤部四部。植物药一类,根据植物的性能、形态及其生长环境,区别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木部等5部;草部又分为山草、芳草、隰草、毒草、水草、蔓草、石草等小类。动物一类,按低级向高级进化的顺序排列为虫部、鳞部、介部、禽部、兽部、人部等6部。这种分类法,从无机到有机,从低级到高级,含有明显的生物进化思想,受到达尔文的高度重视。
《本草纲目》广泛涉及医学、药物学、生物学、矿物学、化学、环境与生物、遗传与变异等诸多科学领域。在化学史上,较早地记载了纯金属、金属、金属氯化物、硫化物等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同时又记载了蒸馏、结晶、升华、沉淀、干燥等现代化学应用的一些操作方法。李时珍还指出,月球和地球一样,都是具有山河的天体,“窃谓月乃阴魂,其中婆娑者,山河之影尔”。《本草纲目》不仅是我国一部药物学巨著,也是我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正如李建元《进本草纲目疏》中指出:“上自坟典、下至传奇,凡有相关,靡不收采,虽命医书,实赅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