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天士——温病学派奠基者

十、叶天士——温病学派奠基者

叶天士(1667-1746),名桂,号香岩,别号南阳先生,江苏吴县人,清代杰出的医学家,温病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叶天士生于医学世家,祖父叶时、父亲叶朝采都精通医术,尤其以儿科闻名。叶桂12岁开始从父学医,14岁时,父亲死了,于是怀着失去亲人的痛苦,拜父亲的门人朱某为师,专习医术。叶天士聪慧过人,悟超象外,一点即通;尤其虚心好学,凡听到某位医生有专长,就执弟子之礼而请教,十年之内,求学于十七个老师,如此日久功深,一朝融会贯通,医术突飞猛进,名声大震。尚书沈德潜曾为他立传,称“以是名著朝野,即下至贩夫竖子,远至邻省外服,无不知有叶天士先生,由其实至而名归也”(《沈归愚文集·叶香岩传》)。叶氏不仅精通医术,而且治学讲求宏搜博览,精细严谨,认为“学问无穷,读书不可轻量也”。故虽享有盛名,却手不释卷,广采众长。嵇璜“序”云:“先生之名益高,从游者益众,先生固无日不读书也。”其为人“内外修备,交朋忠信。以患难相告者,倾囊助之,无所顾藉”。他为医却不喜以医自名,临终前对他的儿子说:“医可为而不可为,必天资敏悟,又读万卷书而后可借术济世。不然,鲜有不杀人者,是以药饵为刃也。吾死,子孙慎勿轻言医。”

叶氏一生忙于诊事,在世没有亲笔著述。现传有《临证指南医案》十卷,后附《幼科心法》及《温热论治》各一卷;《叶天士医案存真》三卷,据载都是他的门人和后代整理记录的。其中《温热论治》是叶氏口传心授经验心得,为临床经验的结晶,是温病学说中一部非常重要的文献。全篇主要论述温病传感途径、传变规律、治疗大法和卫气营血辨证,作为温病诊治纲领;旁及舌、齿、斑疹等的辨析方法及其诊断意义;并论妇人胎前产后、经水适来适断之际所患温病的证候和治疗。据传是他的门人顾景文随叶氏舟游洞庭湖时,将其口授之说记录成书。《临证指南医案》则是无锡华岫云收集叶氏晚年医案,加以分类编辑而成。分疾病八十九门,每门由其门人撰附论治一篇,门后附徐灵胎评议。卷一至卷八记载内科之杂证、时证案;卷九为妇科;卷十为儿科;书末附所用方剂索引。《幼科心法》相传为叶桂手定后,章楠改题为《三时伏气外感篇》,主要讲述儿科诸病的辨证论治,重点阐发了春时、夏令伏气外感和秋燥之证治。《叶天士医案存真》是叶氏曾孙叶万青,取家藏方案编成。卷一以杂病为主,卷二以温热病案为多,卷三为运用仲景方验案。另有门人周仲开抄录而成的《未刻本叶氏医案》等。托名叶氏的医案和著述颇多,可考的有《景岳发挥》《叶氏医衡》《医效秘传》《本事方释义》《女科症治》等等。

叶天士创立的温病卫气营血辨证论治纲领,为温病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他对杂病提出的许多新见和治法方药,至今在临床上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叶天士是我国医学发展史上伟大的温病学家,精通内科、儿科及妇科、外科、五官科的医学大师,以其卓越的医学思想、高超的医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而流芳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