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为辅料的药膳
黄芪是重要的补气药,全身之气皆能补益。味甘,性微温,能固卫气,补中气,生清气,托疮毒,利小便,为温养强壮保健之佳品。现代研究和临床应用表明,本药有强心保肝、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等多方面作用,但胸闷胃满,表实邪旺,气实多怒者勿用。
1.黄芪炖鸡
原料:黄芪120g补气固表,母鸡一只益气补血,葱、姜盐等佐料适量。将母鸡去毛,内脏清洗干净;将黄芪洗净,装入药袋,放入鸡腹。加水,葱、姜、盐等佐料入锅,煮40min后即可食用。
功用:黄芪炖鸡可以补气养血,益精填髓,大病、久病、产后失血过多等气血亏虚的病人都可食用。身体健康的人,食用也可以强身健体,减少感冒。
2.黄芪枸杞乳鸽汤
原料:黄芪、枸杞各30g,乳鸽1只,料酒、精盐、味精、姜片、鸡清汤、鸡油各适量。
制作:将乳鸽宰杀,去毛、内脏、斩脚爪、洗净,放入沸水中汆一会,捞出洗净斩块入锅。加入黄芪、枸杞、料酒、盐、味精、姜片、鸡清汤等,上笼蒸到肉熟烂、取出笼,拣出姜、黄芪,淋上鸡油即成。
功效:具有补气壮阳、固表止汗、解毒祛风之功用。适于中气虚弱、体倦乏力,表虚自汗及痈疽疮溃久不愈合之人食用。
3.黄芪当归大枣汤
原料:取黄芪30g,当归9g,大枣10枚。煎服,每日1剂。功用:具有补气养血之功。
4.黄芪薏米赤豆粥
原料:生黄芪、薏苡仁、赤小豆各30g,鸡内金10g,金橘饼3 枚,粳米100g。
制作:将前3味清洗干净,黄芪装入纱布袋中,然后共煮一会,再放粳米煮成粥。
功效:具有利水、消肿的作用,适于慢性肾炎等病症。
5.黄芪猴头汤
原料:黄芪30g,猴头菌150g,调料适量。
制作:将黄芪、猴头菌清洗干净,猴头菌温水泡发,加入调料,小火煨约2个小时,服用。
功用:具有益气养血、强身补脑的作用。适用于病后体弱、营养不良、贫血、神经衰弱、慢性肾炎、糖尿病等病症患者。
6.复方黄芪汤
原料:取生黄芪、生牡蛎、山药各12g,白术、陈皮各6g,防风3g。共研为细末,每日服2次,每次3g。
功用:用于预防体弱儿呼吸道感染,也可用来治疗小儿阳虚自汗。
7.归芪鲤鱼汤
原料:取黄芪100g,当归50g,鲤鱼1条(重700g左右)。
制作:将黄芪、当归用纱布包好,加水适量,并放花椒、大茴香、小茴香、葱段、姜片、大蒜、精盐等调味品。炖至鱼熟,吃鱼喝汤,2 次吃完。
功用:本药膳适用于营养不良、贫血和肾炎浮肿,以及产后、病后体弱者。浮肿者盐量宜少。
8.芪陈煨猪肚
原料:黄芪200g,陈皮30g,用纱布包好,装入1只猪肚内,麻线扎紧。加水及适当调料,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炖煮,至猪肚熟烂即可。趁热吃肉喝汤,分做4 次,两天吃完。
功用:此药膳可以治疗胃下垂、子宫脱重、脱肛等症。
9.黄芪的食用方法还有以下几种
(1)黄芪20g左右,水煎好后代茶饮用。或用黄芪20g,加枸杞子15g,水煎后服用,对气血虚弱的人效果更佳。
(2)黄芪50 g左右,煎汤后,用煎过的汤液烧饭或烧粥,即变为黄芪饭,黄芪粥。
(3)可在烧肉,烧鸡,烧鸭时,放黄芪50g左右,滋补效果不错。
(4)可用玉屏凤汤(黄芪25g,防风15g,白术20g),避免春季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