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后记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病魔斗争的经验总结,为中华民族健康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医药文化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和原创思维方式,融合了中国古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精华,凝聚了古圣先贤和劳动人民的智慧,充分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学的根基和灵魂,不仅决定着中医药学的本质与特色,而且决定着中医药学的历史形成和未来发展。促进中华文化和中医药文化的稳定传承和广泛传播,对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家庭和睦安康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国务院发布《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将发展中医药上升为国家战略。《纲要》明确提出要“推动中医药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将中医药基础知识纳入中小学传统文化、生理卫生课程,同时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形成全社会‘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浓厚氛围和共同发展中医药的良好格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医药文化建设“十三五”规划》也将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纳入规划,提出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研究设计适宜的中医药文化教学内容,建立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衔接的教学方法。被誉为“黄芪之乡”的陇西,地域优越,得天独厚,抢抓发展机遇,着力打造“中国药都”,因地制宜,开展中医药文化的普及活动,提升青少年中医药文化素养,继承传统中医“治未病”思想和养生健身技术,意义重大而深远。

在陇西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17年10月,陇西县教育体育局组织人员收集编写了面向全县中小学生的中医药文化读物——《中医药文化趣味读本》。本书以中医药传统文化为主线,从了解中医药文化、喜欢中医药文化、学习中医药文化、宣传中医药文化等方面,选编部分中医基础知识、逸闻趣事、中医健身等方面的内容,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同时,还介绍了陇西地方中药材的种植、采挖、炮制和中医诊疗、养生知识,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和传承中医药文化的兴趣,在他们心里种下实践和弘扬中医药文化的种子。

编写过程中,参阅了《青少年中医药文化知识普及读本(小学版)》(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编著)、《定西中药材》(甘肃人民出版社)、中华中医药网等相关图书和网站资料,得到了陇西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陇西县中医药产业局等单位的积极协助和康凤龙、刘璞琦诸先生的悉心指导,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编写人员中医药文化知识水平有限,不足和错误在所难免,敬请读者和有关领导、专家提出宝贵意见!

邵胜林

二〇一八年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