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中医脉诊

二、奇妙的中医脉诊

唐贞观年间,长孙皇后怀孕十个多月不能分娩,又患重病,卧床不起。虽经太医诊治,但病情一直不见好转。太宗终日愁眉紧锁,坐卧不宁。大臣徐茂功劝谏道:“臣早听说华原县(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有位民间医生孙思邈,常到各地采药为群众治病,对妇儿科尤其擅长。疑难杂症一经他手,都能够妙手回春,药到病除。以臣之见,还是将他召进宫来,为皇后治疗才好!”唐太宗当即派遣使臣马不停蹄,星夜奔赴华原县,将孙思邈请进皇宫。

唐太宗立即召见了他,说道:“孙先生医术超群,有起死回生之功,皇后身患重病,昏迷不醒,特请先生前来治疗,若能好转,朕定有重赏。”但是,在封建社会,由于有“男女授受不亲”的礼教束缚,医生给宫内妇女看病,大都不能面见患者,只能根据旁人口述,了解情况。孙思邈是一位民间医生,穿着粗布衣衫,皇后的“凤体”更是不能接近的。于是他一面叫来皇后身边的宫娥细问病情,一面要来太医的病历处方认真审阅。随后,他取出一根红线,让宫娥把线的一端系在皇后右手腕上,另一端从竹帘拉出来。原来,孙思邈医术神奇,靠着一根细线的传感,竟能觉察人体脉搏的跳动。根据掌握的情况,孙思邈诊断其为胎位不顺,民间叫作小儿扳心。十个多月不生,实为难产。唐太宗听完以后,问道:“孙先生言之有理,但不知如何治疗?”孙思邈答道:“只需吩咐宫娥,将皇后的手扶近竹帘,民医在其中指扎上一针即见效果。”于是宫娥将皇后左手扶近竹帘,孙思邈看准穴位猛扎一针。不一会儿,只听得婴儿呱呱啼哭之声。宫娥急急忙忙跑出来说道:“启禀万岁,皇后被孙医师扎过一针后,产下皇子,人也苏醒了!”

中医脉诊图示

唐太宗闻言大喜,对孙思邈说:“孙先生果真医理精深,医术高妙,确实是当代名医!今日医好中宫疾病,生了皇子,要算奇功一件。朕有心留你在朝执掌太医院,不知你意下如何?”

孙思邈不愿在朝为官,立志走遍天下为广大百姓施药治病,唐太宗深为孙思邈的高尚品德所感动,同文武百官将他送出皇城,任他去名山大川采集药材,任何人不得阻拦。自此,孙思邈深入民间救死扶伤,撰写《千金方》济世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