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肩周炎
2025年08月10日
二、肩周炎
1.诊断
(1)多见于50岁左右的中年人或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左肩多于右肩。常于肩部受寒后发病。
(2)肩部疼痛,渐进性加重,昼轻夜重,并可向颈、耳、肩及前臂和手放射。肩关节上举、后伸时疼痛加剧,肩部活动受限,严重者不能做穿衣、梳头、洗脸等动作。
(3)肩部肿胀不明显,肩关节周围有广泛压痛,日久可见肌肉萎缩。
(4)X光检查一般无特殊发现。部分患者可有骨质疏松。
2.治疗方法
(1)针灸治疗
①取穴:条口透承山、肩髃、肩髎、肩前、曲池、外关、合谷。
②操作方祛:取俯卧或坐位,取对侧条口向承山方向透刺1.5~2.0 寸,行大幅度提插捻转手法,使之出现强烈针感,并嘱患者抬举活动患肩,行针3~5min,常获良效。
取俯卧或坐位,使肩关节充分外展,取肩髃、肩髎分别向极泉方向透刺1.5~2.0寸,肩前直刺0.8~1.2寸,三穴均达明显针感;曲池直刺1.0~1.5寸,外关、合谷直刺0.8~1.2寸,针刺得气后,持续捻转,力求针感向肩部传导。诸穴均取患侧,每日治疗1次。
(2)刮痧治疗
颈部(哑门、风池、大椎)、肩背部(肩井、天宗)、胸部(中府、云门、缺盆)、上肢部(肩贞、外关、曲池、合谷)、下肢部(足三里、条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