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3 动态阈值法
对于那些目标和背景比较模糊、背景不均匀、目标残缺或目标灰度变化率较大的图像,要获得一个适用于整幅图像的阈值,须采用动态阈值法。该方法根据待分割图像每个像素以及其邻域像素灰度值的状况,动态地计算出图像的最佳阈值。常用的动态阈值法包括:Kaneko和Chow提出的方法、Brunckstein和Yanowitz提出的方法以及Pietikainen和Sauvola提出的方法。
综上所述,常用的阈值分割方法总结如下:全局阈值记作T=T[p(x,y)],只与图像中所有像素点的灰度值有关;局部阈值记作T=T[p(x,y),q(x,y)],不仅与图像区域内的各像素点的值有关,而且还与各个像素相邻像素点的值有关;动态阈值记作T=T[x,y,p(x,y),q(x,y)],不仅与图像中像素的空间坐标有关,而且还与该像素点的局部区域和本身性质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