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式线性结构
2025年09月26日
一 因果式线性结构
大部分电影中,情节发展遵循的是线性方式,也叫因果式链条结构。在这种结构中,情节的发展像一根链条一样,一环扣一环,每一环之间用因果关系串连在一起,直到最后到达高潮与结局。
例如,《千与千寻》(2001,导演宫崎骏)的情节发展就是因果式链条结构:千寻的父母因为迷路,所以来到了一个灵异小镇;千寻的父母因为贪吃,所以变成了猪;千寻因为想救父母,所以来到汤婆婆的澡堂工作;因为善良和勤奋,千寻在澡堂里得到了尊重,并和白龙互有好感,为拯救父母提供了条件;为了拯救父母并重返人间,千寻与汤婆婆达成了协议,最后取得了胜利。可见,在情节发展过程中,“因果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动力。也正因为这种因果关系,观众能够追随人物的行动并认为一切都合情合理,从而使创作者能够将观众牢牢地控制在手中,让情节的洪流裹挟着观众前进。
当然,现代的电影越来越不愿意采用因果式链条结构,因为这种结构略显古板和老套,情节的悬念来自于“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而不是接下来的情节“会以怎样一种方式发生”。更重要的是,因果式线性结构的结局基本上是可以预见的,观众只要根据影片的类型、题材、风格,基本可以断定影片的高潮和结局是正面的或负面的。这样,影片就失去了对观众来说最为重要的对于“结局悬念”的期待,也失去了让一个俗套的故事以令人耳目一新的方式发生的审美挑战。
随着观众观影数量的不断增长,以及审美期待的不断提高,电影创作者必须不断寻找更为新鲜、刺激的情节展开方式,这就出现了叙述分层、单元结构、多线并进式交叉结构、套层结构等。这也说明,有时重要的不仅是一部影片的情节是什么,还包括创作者如何找到一张新鲜的嘴巴来讲述一个看上去有点老套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