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照常升起》:在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中终究意难平
《太阳照常升起》可能是姜文电影中最令人费解而且褒贬不一的一部,它看上去奇幻又荒诞,美轮美奂又支离破碎,一本正经又不着边际,滔滔不绝又欲言又止;它清新又凝重,布满裂隙又阻止观众去填补;它充满生命的动感和人生的憧憬但又看不到任何希望和救赎的可能;它在现实中茫然失措,它在回忆中流连忘返,它是梦境、回忆、幻觉、焦虑、恐惧与现实、理想、欲望的奇妙混合;它留下了无数条解答的线索可又在这些线索中留下无数的断裂、游移、隐喻、暗示、反讽、颠覆;它在每一个单元和时空中恣意淋漓但又突然陷入颓唐和绝望之中;它引人入胜可也常常让观众误入歧途,它在观众将要看到影片的核心机密时又反戈一击或自我否定。
确实,这是一部让观众爱恨交织的电影,观众可以轻率地用“弱智”“不知所谓”“装深沉”等词语来为影片的剧情和主题定性,也会在深入思考之后觉得影片背后大有深意,并在若有所思之后恍然大悟,在迷离困惑之余豁然开朗,同时也在“恍然大悟”和“豁然开朗”中又心生疑惑,犹豫不定,莫衷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