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压抑或刻意掩饰的自我
打劫超市之后,塞尔玛和露易丝的世界似乎豁然开朗,不仅有了逃亡的经费,更因为塞尔玛完成了“成长仪式”,露易丝受其感染也走出了心理阴霾。75分51秒,雷鸟行驶在艳阳高照的公路上,在一个大远景中,公路两旁碧绿的农作物露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呼应两人的命运出现了转机。此后,大远景的出现频率越来越高,影片常常用舒缓的摇镜头或横移镜头来展现那原始蛮荒的荒原,在一种天高地迥的粗犷辽阔中让观众领略美国西部的风情。
79分08秒,露易丝在一个水龙头旁擦洗身子时,忽然看到远处有一个老者在平静地看着她。露易丝将身上的手表、耳环、吉米给她的结婚戒指都送给老者,只为换取他头上那顶草帽。此时,露易丝像是意识到自己一直深陷在“物质”的裹挟中而忘却了内心的渴望,那顶草帽让她看到了“西部传奇”中的自由、野性。这个胡须发白,戴着老花眼镜,眼神呆滞的老人,似乎是西部的活化石,又或者是西部传奇褪色后的残照。那些当年驰骋西部,快意恩仇的牛仔都已消失不见,只剩下他头上那顶破旧的宽边草帽记载着这块土地上曾经有过的豪情。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塞尔玛与露易丝经历的也是一次“寻根之旅”,她们在苦痛中复活了当年西部的血性与阳刚之气。或者说,她们的西部之旅也是对于现代工业文明“种的退化”的一种反拨,她们拒绝那种凝滞的生活,没有激情的周而复始,渴望像牛仔一样活得率性,活得精彩。
因此,“西部”在影片中也是一个重要的角色,它的辽阔与壮美对应着城市的阴暗与逼仄,也对应着人生的两种生存境界和生存姿态。这一点,从阿肯色州(两人居住的州)经常下雨,人物经常处于暗调的内景中就可看出影片的情感倾向。92分16秒,夜间驾车的露易丝甚至情不自禁地停车,惊异于眼前的美景。[5]在露易丝的视点镜头中,远处是剪影般的山谷,朝阳的强光已经从山谷的后面射向天空,这种宁静壮阔的黎明确实令人陶醉(图11)。在一个远景中,塞尔玛也下车来到露易丝身后,两人在逆光的处理中与周围的景色融为一体,这真是一种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
图11
94分36秒,塞尔玛说想起哈伦就觉得可笑,“他始料未及!”这是塞尔玛开始在心理上超越男人,意识到男人的可笑甚至可悲。塞尔玛转而问露易丝是否曾在德州遭遇过类似的事,露易丝警告塞尔玛不要再谈此事。显然,露易丝在德州被强暴的经历成了她的“精神创伤”,她为了化解“精神创伤”而形成“心理防御机制”,用外表的刚强独立来掩饰曾经的柔弱无助。她面对蛮横强硬的哈伦射出愤怒的子弹,实际上是为当年的自己伸张迟到的正义。
此后,两位“良家妇女”变成了“女侠”或“女匪”,身份变化后造型也得到及时调整:出门时,塞尔玛穿一件雪白蕾丝低胸裙,戴一副透明眼镜,一副端庄贤淑的模样。她们驾车跃下大峡谷时,塞尔玛上身穿一件黑色T恤,下身是一条牛仔裤,戴着黑色的墨镜,肌肤晒得发红,头发蓬乱,脸上脏兮兮,完全是“悍匪”形象(图12)。8分38秒,两人曾在出发前合影留念(图13)。125分25秒,两人出发时的照片再次出现,照片中的两人笑得无比灿烂。随着照片被风吹走,两人作为“良家妇女”的过去也随风而去。
图12
图13
图14
98分46秒,雷鸟因超速被警察追上,警察异常威严,带着一点漠然和优越感。面对两位妇女讨好的神情,不为所动,公事公办。眼见就要前功尽弃时,塞尔玛用枪威胁警察,挽救了局面。露易丝则目瞪口呆,听从塞尔玛的指令行事。塞尔玛对警察说,“三天前我们都不会做这样的事,若你见过我丈夫便会明白。”警察以为两人要杀他,痛哭流泪,说他有妻儿。塞尔玛说,“你要对他们好,尤其是你的太太。我丈夫对我不好,看我变成怎样了。”(图14)最后,两人将警察锁在后备厢里,露易丝拿了警察的枪、弹药及及后车厢里的啤酒,还与警察交换了墨镜。塞尔玛觉得一切都不可思议,但又觉得自己对于此事好像很熟练。其实,塞尔玛觉得不可思议的地方还在于:男人并没有那么可怕,警察也没有那么神圣,他们强有力的形象仅仅是一种伪装,在有了枪和强大自我意识的女性面前不堪一击。这次伟大的胜利不仅是塞尔玛成长史上的光辉印记,也带有明显的女权主义色彩:“枪”常常被用来指称男性的阳具,当警察被拿走了枪之后就像是男性被阉割,比女性还不如(痛哭流泪)。
109分19秒,两人又遭遇那个猥琐下流、淫秽不堪的油罐车司机。两人假意引诱司机却伺机报复。司机满心欢喜,走下驾驶室前取了安全套,并摘下结婚戒指扔在车上(婚姻并不能给男人以道德的约束)。112分33秒,两人知道司机绝不会对女性道歉,露易丝开枪击中油罐车的轮胎,最终油罐车在两人猛烈的火力中爆炸(图15)。看着烈焰腾空,两人像是看一场烟花表演,异常震撼。她们可能第一次意识到复仇的火焰可以如此壮观,可能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在反抗男人的骚扰和伤害时可以如此决绝有力。这是塞尔玛第一次开枪,露易丝问她在哪学的,塞尔玛说是从电视里学的。塞尔玛又问露易丝在哪学会开枪的,露易丝说是在德州。显然,露易丝在德州遭受性侵犯后苦练过枪法,这才可以解释她在停车场可以一枪击中哈伦的心脏,以及略加瞄准就击中油罐车轮胎的精准技术。在火光冲天之中,油罐车司机用最恶毒的字眼狂呼乱叫诅咒她们,她们则是一副欢呼胜利的高昂姿态,驾车呼啸而去。值得注意的是,哈伦的死以及油罐车司机的悲剧都源自于两人的傲慢与偏见,他们天然认为女性可以被玩弄,可以进行性交易,他们天然认为向女性道歉有损于男性的尊严。这不知是男人的悲哀,女人的悲哀,还是整个社会的悲哀。
图15
打爆油罐车后,塞尔玛捡了司机的帽子,露易丝戴上交换来的宽边草帽。这样,两人都有枪,有墨镜,有帽子,脸色黝黑,气质粗犷。也许,倒退一个世纪,她们可以成为替天行道的牛仔,但在工业文明高度发达的背景下,两人被描述为危险人物,需要绳之以法,以保障社会安全。这样,在美国经典西部片里两人完全可以得到观众赞赏和法律宽容的行径在一个世纪后变得罪恶滔天,这是时代的讽刺,也是时代的悲哀。看来,“牛仔精神”是不可能复活了,那种行走天地间的潇洒从容也注定只留下一个苍凉的背影,让后人景仰和叹息,却不能模仿。
在影片的后半段,最迷人的角色反而是塞尔玛。她最初被缠绕在家务事中与社会脱节,导致人格发展不健全时,有一种糊涂傻气的单纯可爱,后来,她的潜力被激发出来,她变得勇敢、坚强、机警,行事果断、利落,像是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女孩,成长为一个具备自我保护能力和独立人格的女性,令露易丝肃然起敬。10分48秒,两人刚出发时,塞尔玛模仿露易丝抽烟,对着后视镜说,“我是露易丝。”这个时候,塞尔玛是崇拜露易丝的,崇拜她的干练,敢作敢为,可以像男人一样抽烟,派头十足。此后,打劫超市,绑架警察,塞尔玛像是浴火重生,表现出超凡的谨慎和反应能力,异于常人的智慧,驾轻就熟的枪法和专业手段,简直就是天赋异禀。119分55秒,暂时摆脱警方的围捕之后,塞尔玛第一次点上了一枝烟。两人表达了对对方的珍视,露易丝说,“这是你第一次要表达自己的感受。”这再次说明,影片根本不是女权主义进攻的号角,而是女性(包括所有人)如何摆脱过去、身边人或环境的制约,见证真正的“自我”的壮烈旅程。
124分55秒,两人被大量警察包围,前面是万丈峡谷,塞尔玛说不要被抓住,要露易丝“keep going”(向前开),两人激吻,露易丝踩下油门,在一个侧面远景中,汽车冲下大峡谷(图16)。画面定格,曝光过度,留下一片空白。许多影评都认为这一激吻带有“拉拉”(女同性恋)的意味,犹言两位女性在被全世界的男性抛弃之后选择了同性之间的安慰与相伴。这种观点相当肤浅和可笑,甚至是对两位女主人公的侮辱。因为,这一吻不带任何色情意味,而是对彼此的感谢和珍惜,感谢对方在险恶旅途的一路相伴,更感谢彼此的担当与坦诚,使逃亡之旅变得精彩纷呈,使灰暗的人生变得灿烂无比,使“死亡”也变得壮烈辉煌。
图16
因此,这次逃亡之旅对于两位女主人公来说实在是意味深长,她们走出了掩饰和压制,获得了信心、勇气。这种精神成长轨迹与性格成长轨迹精妙地重叠,交织,使两位女性一路上历经了欢愉、沮丧、决绝、豪迈,也历经了对于男权社会的适应、反抗、决裂。她们追求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那就是关于自由、恣意、舒展的想象和渴望。她们在现实生活中身处“精神创伤”或“家庭压制”中,身陷生存压力和家庭俗务中无法自拔,她们活得局促而乏味。在逃亡中,她们感受了另一种生活,那是在天高地远中的自由随性,是在西部狂野中的奔放热烈,是蔑视现实世界许多道义法则之后的率性而为。当她们决定冲下悬崖的那一刻,她们不是怕被捕之后男人的偏见、法律的不公、牢狱之苦,而是害怕回到那种逼仄的生存空间和令人窒息的生活氛围中,她们过于迷恋这段旅程,情愿用香消玉殒来体验一次自由的飞翔。
综上所述,《末路狂花》在主线的设置上是非常紧凑的,节奏上一波三折又舒缓有度,并在写实镜头之外插入了许多写意镜头(如空镜头,或一些看似与剧情无关的镜头),这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影片的节奏,扩充了影片的意蕴空间。尤其许多大远景空镜头,使影片意旨没有一味地纠缠在“女性对男权秩序的反抗”上,而是表达了现代人内心对自由、随性、恣意、舒展的渴望,对生活中诗意与飞扬时刻的追寻。
一般而言,“公路片”都是采用单向线性叙事方式,采用因果扣环式情节结构。在“公路”的延伸中,影响主人公思想发生变化的一个连一个的“故事”也接踵而至。这些“故事”一般没有情节上的连贯性,相互处于独立的游离状态,但由于都是围绕着主人公展开,因此人物的命运给整体故事带来了严谨性和凝聚力。这样说来,影片在塞尔玛和露易丝的逃亡之外又设置了一条警察破案的线索实属多余,虽然这条线索非常零散和断裂,在全部情节中比重不大,但依然影响了观众对主线的强烈关注,有时还使中心悬念产生游移。
本来,随着两位主人公在8分39秒时上路,公路片的运动性已经得到了凸显。之后,影片应在场景的流动性中编织许多随缘而遇的故事,并在地理的位移和主人公命运的变化中产生呼应和重合,进而扩充影片的叙事空间和人物的心理容量。在此过程中,警察的活动只需在背景中出现就可以,根本不需要与主人公的命运主线交织、穿插或平行剪辑。也许,在导演看来,警察的侦破线索呈现的是一个纯男人世界对女性的偏见与误解,以及警察用男性方式(发通缉令,调动军队围剿)来追捕两个女性时隐喻了男性对女性的压迫与威胁,但是,影片又在警察中设置了一位对两个女主人公异常关切、同情、理解的探员,这就使导演的意图模糊不清,意指不明。
【注释】
[1]邵培仁,方玲玲.流动的景观——媒介地理学视野下公路电影的地理再现[J].当代电影,2006,6:
[2]刘伟.电影中的旅程[J].大众电影,2007,7:
[3][法]波伏娃.第二性[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9:239.
[4][法]波伏娃.第二性[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9:98.
[5]夜间行车时,背景音乐是《The Ballad of Lucy Jordan 》,其歌词内容诉说的正是一位37岁的家庭妇女的苦闷与伤感:
At the age of 37, she realised she’d never ride through Paris.
In a sports car, with the warm wind in her hair,
And she let the phone keep ringing as she sat there softly singing
pretty nursery rhymes she’d memorised in her daddy’s easy chair.
Her husband was off to work, and the kids were off to school.
And there were so many ways for her to spend her day.
She could clean the house for hours, or rearrange the flowers,
or run naked down the shady street screaming all the way.
(上述歌词内容翻译如下:
在37岁时,路希·乔丹意识到她从未玩遍巴黎。
坐在一辆越野车里,温煦的风吹着她的头发。
任由电话响着,她坐在她爸爸舒适的椅子里轻轻地唱着记忆里那些可爱的儿歌。
她的丈夫去上班了,她的孩子们去上学了,
她有太多可以打发时间的方式,
她可以花几个小时去清扫房间或重新摆放鲜花,
也可以在阴凉的街道上裸体狂奔并尖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