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新”课程评价方法的初创

(四)“淑新”课程评价方法的初创

本阶段无论是从新生入学还是毕业都有一套评价办法。

1.新生入学调查及评价

笔者从1909年《教育杂志》第七期“教授管理”专栏中寻找到《新入学儿童调查考验方法》,内容如下:

第一条:以知新入学儿童之能力发达程度及身体状况,且就其父兄调查儿童个性教养资料,以助教育之发达为目的。

第二条:能力发达程度之调查。就各儿童以全体职员同一之方法,同日分担行之。但职员之一部则作为本调查之辅助者。

第三条:前条之调查,就左之事项行之。

一 自己之观念:姓名  年岁

二 数之观念:一至七之顺算、一至三之分解总合

三 形态之观念:四角、三角、圆之识别并表出

四 颜色之观念:黄红青之识别并表出

五 事物之观念:就实物标本模型图画之识别并表出自然物自然现象人工物。

六 嗜好之倾向

七 表出力

八 发音之正否

以上第七第八两项须与前各项调查同时调查之。

第四条:儿童个性教养资料之调查就各父兄,以全体职员同一之方法,与儿童能力发达程度之调查同时分担行之。但职员之一部则为本调查之辅助者。

第五条:前条之调查,就左之事项行之。

一 家庭情形:1出生地 2父母之存否 3兄弟之有无 4保护人及与该儿童之关系

二 入学前之经历

三 性癖

四 五官之障害

五 四肢运动之障害

六 过去之大病

七 现在之健康情形

八 种痘几次

九 对学堂之希望

第六条:第二条第四条之调查,于开学时行之,其法将儿童与父兄同时呼近,儿童调查毕,再就其父兄调查之。调查之时,务须格外留意,勿将儿童调查之内容漏泄。

第七条:第二条第四条之调查,则用别种调查票。

第八条:第二条第四条之调查毕,调查者即日当计算其所分担之调查票,提出于新入学儿童统计委员,但新入学儿童统计委员则由校长预行指定。

第九条:新入学儿童统计委员,以翌日为限,须核算完毕,将其结果报告校长,但校长当将其结果通告新入学儿童担任者及全体职员。

第十条:新入学儿童之身体检查,于开学后十日内由学校医行之。

第十一条:新入学儿童之担任者,须参照研究第二条第四条调查之结果,与身体检查之成绩,以图收本调查之效果。

表2-9 某某地某初等小学

表2-10 新入学儿童调查考验方法

表2-11 某某地莫某小学堂新入学儿童个性调查表

表2-12 新入学儿童教养资料调查表

2.学业成绩考查规程

1913年,《教育部咨覆江苏行政公署小学校令》在学业成绩考查规程中,对学生学习成绩检测有所规定:

第十条第一项:最后学年每学科试验成绩参合平时成绩,判定分数为本学年每学科成绩分数。又与前各学年每学科成绩分数相加,以学年数除之,为各学科毕业成绩分数。

第十八条:学生缺席在第一学年内至四十小时者应减学业成绩总分均一分。按缺席减分既在一学年成绩总平均分数内计算而毕业时之成绩系将历年各科分数平均,则从前所减之分至毕业时应若何计算,细释本规程第十条第二项之意,是毕业成绩虽须将历年各科分数平均仍以求得总平均分数为终结。此项缺席减分办法是否统计各学年应减之分数,以学年数除之,用四舍五入法于毕业总平均分数内扣去。

由以上两条小学学业成绩考查规程中的规定,我们可以知道,自教育部成立,评价制度也较之以前全面化,能够结合学生的平时表现,以及出勤率进行评价,而不再是仅以一张试卷就可以下定论。

3.考试章程及履历评价

笔者在阅读1909年《教学杂志》第一期的过程中,从教育法令一栏,发现《学部通咨改订各学堂考试章程文(附章程)》,此章程直观地向我们揭示了当时的考试制度以及履历评价项目,现将全文翻译如下:

为咨行事普通司案呈照得各学堂修业文凭,现经本部订定条例并刊发文凭及存根簿式样。颁行各处查此项文凭与各学堂考试章程互有关系。三十二年十二月。本部奏改各学堂考试章程,此外考试一条尚有,应行变通之处,兹将此条酌加改订以便与修业文凭相辅而行,相应刷印改订各学堂考试章程,一条咨行查照办理可也须至咨者。

附改订各学堂考试章程一条:

三十二年十二月学部奏改各学堂考试章程。此外考试一条所详核算分数之法,体察情形,有应行变通之处,兹将条文及注语酌改如下。

此外,考试皆以百分计算。各学堂学期考试或学年考试时,将临时考试分数与学期考试分数或学年考试分数二除之,为本学期或本学年平均分数(中等一下各学堂临时考试分数并应加入教员平日所记分数平均计算),除不满二十分者令其出学外,凡在六十分以上者升级;六十分以下者,留原级(其在一年一学级之学堂,应以学年所得总平均分数,分别升级留级)。

学部通咨颁行中学堂学生履历分数表格文(附表)

为通行事普通司法司案呈照得学务初,与固在提倡而办理,不循定章,则始基不立,纷纭淆乱,整理尤属为难定章。高等小学以上学生毕业皆有奖励,如果年限程度悉合定章,本部断无不核准之理。乃近来各处毕业请奖之案多有与定章不相符合者,或列等不照定章分数,或分数不照定章计算,或毕业人数及学堂开学年月,学生到堂年月与提学司汇详之表册,暨学堂径寄本部之表册不符,诸如此类,不胜枚举。本部照章指驳自未便迁就通融,但各处员绅、学生未悉其详,或疑为有意从刻,盖毕业之案。既经提学司详部,则核准给奖。已在意中迨经部驳,不免嗒然失望。员绅之得力者,或顿减其热诚,学生之向学者亦因之而沮丧,迁流所及,阻碍滋多。亟应认真整理,俾归尽一应由京师督学局,暨各省提学司平时于各项学堂学科程度,学生人数资格到堂年月。教员、管理员资格以及任事之勤惰,悉必考察,遇有学生毕业之时,即确切查明该生等年限程度考试分数是否悉合定章。不合者应即指驳,合则详部请奖,不得轻率详请致干指驳,或遇实在为难及应行变通之处,准其随时详请核示。其详部请奖之案,应造清册,原无一定格式,唯现时各处报部表册太不一律殊难考核

若各项学堂表册式样概由本部颁发,履历分数表式样一种颁行各处,应由督学局暨各省提学司照式刊印颁发。各中学堂令其照刊备用。其他各项学堂此项表格即由督学局暨各省提学司仿照此次所颁式样并查照定章,各学堂、学科、学期分别另编表格,一律颁行各学堂历年、历期,考试亦可用此项表格填注分数,至学生毕业之时,即用此项表册详报。

如果逐年预备接绩填注平时,既便考核,亦免毕业时编造为难报部之册,并应由该官衙门盖用印信,或本学堂盖用关防钤记,以昭慎重。如此办理庶可免缺略歧误之弊,亦可省复查之繁。于学务不无裨益,相应刷印中学堂学生履历分数表格通行,查照办理可也须至咨者。

表2-13 某中学堂学生履历分数表

纵观实验一小本阶段的历史,由于社会大背景的变革,我国教育也进入急速转型时期,我国的教育科学逐渐从译介走向编著,从移植走向创生,从草创走向革新与发展。实验一小的“淑新”课程,紧跟全国以及江苏省的教育教学改革步伐,也经历了从初创到改革发展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