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措施的教师在职培训
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的要求更高,可以往的师资训练多半是应急需要,不免有粗制滥造之嫌。为了鼓励教师提高教育兴趣、充实教育知识、增进教育效率,本时期采用教育行政的力量来督导教师进修。
首先,在《小学规程》中特列“辅导研究”专章,规定“小学教员应参加实验一小及本地关于教育研究之组织,又研究儿童生活所表现之事实及教育方法”[36]及各省、各县市、各学区、各校和全国小学教育研究会之组织。
其次,教育厅也有辅导教师进修的定期刊物出版,如江苏省的《小学教师(半月刊)》以辅导小学教师进修为主要任务,所以在职小学教师的服务兴趣与效率与时俱进,这对小学课程的实施是有所帮助的。
据记载,1946年实验一小组织教师参加全县小学教师暑期培训,这种暑期教师培训延至1948年。
笔者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从1937年《江苏省小学教师》(半月刊)中发现一篇省立如皋师范小学教师进修实况报告。[37]报告中说到,实验一小教师进修范围侧重在教育理论和实际问题上。现将进修工作繁体字原文翻译如下:
进修的工作分为读书、参观及研究三种。
①读书
读书包括书籍的选择和读书的方法。书籍的选择是要适合以下的标准:与实际行政有关的书籍、与实际教学有关的书籍、与实际训育有关的书籍、与实际设备有关的书籍、与辅导地方小学有关的书籍、与其他教育问题有关的书籍。
读书的方法有三项说:分组读书、读书笔记和限期报告。
E.分组读书
全校教师共分6组,就是训导组、教材及教学法组、课程组、行政组、测验统计组和心理学组。这样每组内的教师都有共同研究的机会。
B.读书笔记
教师阅读以后都要有读书笔记,读书笔记的内容,除记述书中的大意外,侧重自己的感想。如这本书的内容完备与否,有多少优点和劣点,都有意见或批评,如此,读了这本书才有相当的心得。
C.限期报告
由研究处预先制定读书分析报告,根据书籍性质的难易、内容的多寡而规定阅读的时期,督促教师按时阅读,阅读完毕后并发表报告。
②参观
参观的对象分校内参观和校外参观两种。校内参观是参观校内各教师的教学,校外参观是赴外埠有名的小学参观。
校外参观是预先组织参观团出发参观,而校内参观的方法有定期参观和自由参观两种。定期参观由校务处预先指定时间、年级、科目,由担任教师实施教学,通知其他同人一律前往参观;自由参观是指实验一小全体教职员不定期地自由联合数人或个人参观他人教学。
本课参观以后都应有记载,将被参观者的优点、商榷意见录入意见纸,交给被参观者,互相研究,以谋方法的改进。
③研究
研究的范围分下列各项:有关小学行政的实际问题,如编级和功课支配等;有关小学教学方法的实际问题,如自学辅导的方法和设计过程的运用等;有关小学训育的实际问题,如顽劣儿童的训练等;有关小学设备的实际问题,如学校教学健康应有的设备等;有关地方小学重要的实际问题,如招生和收费的方法等。
研究的步骤可分下列几项:预先征集研究问题→实查研究问题并预先公布→印发问题的研究要点→研究者个别从事研究→定期开会共谋问题之解决→将研究结果从事实验,以验结果的可靠性→将研究所得草拟报告供大众研究。
研究的方法分四种:小组研究、集会研究、循环研究和通信研究。小组研究是不拘形式的,不论何时何地,只要感觉到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可以两人或三人共同设法研究;集会研究是利用各种研究会的时间,把所要研究的问题提出来共同讨论。循环研究就是将预定的问题由各研究会主席预先公布,分期由各教师轮流签注意见,最后由研究会主席分别整理。通信研究就是一面向外埠各小学征集研究问题,一面报告实验一小对于各问题研究的结果,以便交互研究协商解决的办法。
根据上面的进修工作,学校实施了下列进修活动。
①读书会
我们的读书会是每月举行一次,开会的时候一面由各人报告读书的心得,一面讨论读书时所发现的困难问题。我们已开会几次,深深觉得益处很大,从这里我们感觉教育事业的确不能漠视了理论的基础,实在健全的理论应该在实施时发生效用,合理的设施,也应以健全的理论作根据。
②教学观摩讨论会
这是我们参观教学以后所举行的一次集会,每周举行一次。开会的时候先由教者自陈,然后由参观的教师轮流发表意见:有关于钦佩部分的,有关于商榷部分的,并提出许多小问题加以讨论。开会的时候全场空气异常紧张,从这里我们不知发现许多教育的原理,获得了许多教育上适宜的方法,增进了许多教育的技能。这的确是我们实验一小极有价值的机会,也就可说是实验一小进修的精神所在。
③座谈会
实验一小各种研究会是采取座谈会的形式:属于各阶段的有高阶段座谈会、低阶段座谈会、中阶段座谈会、复试阶段座谈会;分科的有国语教学座谈会、算术教学座谈会、常识教学座谈会、工作教学座谈会、音乐教学座谈会、体育教学座谈会。各种座谈会都是每两周开会一次,每次开会时预先确定一个或两个中心问题,由实验一小同人尽量发表意见,个人都根据平日自己的经验发表具体的解决方法。有时为了一个问题,各人因为意见不一,可发生极大的辩论,最后由主席加以归纳整理。所以每次座谈的结果,都获得了许多教育原则,能改进自己的教育方法,而提高自己教育研究的兴趣。
④标准语研究会
这是我们为研究标准语而组织的一种集会。因为我们觉得教师的语言也是教学技术上一重大的基础,我们要使国语统一并谋教学技能的增进,也不得不研究标准语,所以就组织了这一种集会。本会每星期开会一次,由全校教师轮流主席,开会前先由主席编定讲义,至开会时分发,以后由主席倡导练习,练习娴熟后,得由主席指定会员登台讲演,或命题分组辩论,所以每次开会的精神很好,到现在全校教师讲话时就没有一个带土音土语的,技能也得着极大的进步了。
省立如皋师范小学在教师进修问题上尤为重视,且已成一套自有的进修方法,进修工作的开展有条不紊,定期落实。学校的进修体系已较为完善,进修氛围良好,教师在这样的进修活动中思考、研究、辩论,必然能得到较大的提升。
该校是当时江苏地区的示范学校,有一定的引领作用。在这样的风气下,实验一小和其他学校必然也在教学联络中寻求适合实验一小的教师进修方法并合理效仿,以提高实验一小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自身素质。
总体来看,民国时期的教育,不论学校规模、教育思想、教育制度、学校管理、教学方法都有较大发展。除了本土化教学,国外的有效经验对我们也尤为重要。教育者们在学习他国教育经验的同时,也在努力寻求适合本国本区实验一小的方法并应用于教学工作中。
【注释】
[1]陆玉芹.辛亥革命前后十年的近代教育[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00(004):24-29.
[2]刘海燕,孙杰.近代我国小学课程的历史变迁研究[J].课程教学研究,2018,000(003):46-51.
[3]刘海燕,孙杰.近代我国小学课程的历史变迁研究[J].课程教学研究,2018,000(003):46-51.
[4]李春雨.民国初期女子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5]李汉潮.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儿童本位探析[J].语文建设,2015,000(010):56-59.
[6]李占萍.清末学校教育政策研究[D].河北大学.
[7]曾成栋.论蔡元培之“五育”教育观[D].
[8]毛长娟.“以美育代宗教”说——蔡元培的美育思想浅析[J].前沿,2006,000(003):61-63.
[9]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江苏省志.教育志(上册)[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201.
[10]张猛猛.民国时期江苏中小学教学工作发展概述[J].江苏教育(教育管理版),2014,000(008):36-40.
[11]张猛猛.民国时期江苏中小学教学工作发展概述[J].江苏教育(教育管理版),2014,000(008):36-40.
[12]张猛猛.民国时期江苏中小学教学工作发展概述[J].江苏教育(教育管理版),2014,000(008):36-40.
[13]董远骞,施毓英.俞子夷教育论著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490.
[14]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三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214.
[15]杨来恩,黄山.清末民初中小学教授案的兴起及其价值[J].基础教育,2017(1).
[16]陈侠.近代中国小学课程演变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24.
[17]陈侠.近代中国小学课程演变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38.
[18]陈侠.近代中国小学课程演变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50.
[19]公文:大学院颁布小学暂行条例训令[J].上海教育(上海1928),1928(03):14-16.
[20]部颁小学课程标准总纲:第一:小学教育总目标[J].教育周刊,1933(139):55-56.
[21]特载:修正小学课程标准总纲(二十五年七月教育部颁行)(附表)[J].江苏省小学教师半月刊,1936,4(05):28.
[22]张猛猛.民国时期江苏中小学教学工作发展概述[J].江苏教育(教育管理版),2014(08):39.
[23]张猛猛.民国时期江苏中小学教学工作发展概述[J].江苏教育(教育管理版),2014(08):40.
[24]朱泾中心小学春季一年级常识教学实例:鸡的研究[J].金山县教育月刊,1931,7(07):20-23.
[25]方成章.怎样应用设计教学的过程[J].金山县教育月刊,1924,1(05):11.
[26]胡金平.民国时期江苏中小学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与反思[J].江苏教育,2014(08):11.
[27]法规:二年制短期小学暂行规程[J].如皋教育月刊,1937(16-17):20-22.
[28]上海市档案馆.日伪上海市政府[M].北京:档案出版社,1986:820-821.
[29]陈侠.近代中国小学课程演变史[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79.
[30]侯怀银,王玲玲.民国时期的“教学”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21(5):38.
[31]姚维善.我校现时实况及辅导小学教育计划[J].金山县教育季刊,1942(1):1-4.
[32]罗廷光.普通教学法[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
[33]张静霞.小学低年级的美术怎样教学:教学要点,实例及测验方法等[J].江苏教育(苏州1940),1941(6):67-70.
[34]江苏省教育厅第一届初等教育人员暑期讲习会成绩考查规程[J].江苏教育(苏州1940),1941,3(1):66-67.
[35]金润青.小学读书新教学法概要(续)[J].江苏教育(苏州1940),1941(6):18-24.
[36]见《小学规程》第九十四条,《修正小学规程》第八十二条。
[37]陈镇恶.播音讲稿:省立如皋师范小学教师进修实况报告[J].江苏省《小学教师》(半月刊),1937,4(20):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