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新”课程评价方法

(五)“淑新”课程评价方法

民国时期注重教育质量,实验一小教学评价分为:日常考查、临时考查、学期考试和毕业考试(或毕业会考)等几种。日常考查如检查背诵、笔答、口答、作业簿、品行记载等。临时测验每隔数周举行一次,每学期测验两次。记分方法:文科采用等第法,分“甲、乙、丙、丁”4等,或“超、优、中、可、劣”5等,“丙”“可”等为及格。数学采用百分制,60分为合格。

1949年后,分平时考察(包括小测验、课堂提问)、期中考试、期末考试3种,小学升入初中,初中升入高中,都要进行升学考试,择优录取。记分方法:1949年到1955年,小学使用百分制记分。1955年秋到1966年改用苏联的五级记分制,5分为最佳;3分为合格。1958年,实行平时考查、学期考试和毕业考试三段。平时考查分课堂提问、课内作业、书面测验等几种,学期考试分期中、期末考试两种,学年末举行学年考试。小学第四学年和第六学年、中学第三学年和第六学年,举行毕业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