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的母亲情结
根据它是显影在儿子还是女儿身上,母亲情结的影响会有所不同。在儿子身上的典型影响是引发同性恋及唐根症状群(Don Juanism,又译唐璜症候群),有时也造成性无能。[6]就同性恋而言,儿子的一切异性性事都以一种无意识形式与母亲有关;就唐根症状群而言,他无意识地在他所遇见的每一个女人身上寻找母亲。母亲情结对儿子的影响可以在库柏勒(Cebele)与阿提斯(Attis)一类的思想体系中见到:自我阉割、疯狂及早逝。因为性别的差异,儿子的母亲情结并不以纯粹的形式出现。这便是为什么在每个男人的母亲情结中,男人的性伙伴的意象—阿尼玛—都与母亲原型并肩战斗,发挥重要作用。母亲是第一个与“将来时的男人”(man-to-be)有联系的女人,她情不自禁要公开或秘密地、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利用儿子的阳刚,一如儿子会反过来变得日益明白母亲的阴柔,或者无意识地对之做出本能反应。因此,就儿子而言,简单的认同关系或者抵制与区隔关系不断受到色情诱惑或者拒斥的穿插,从而使问题大大复杂化。我无意说因此就应该认为儿子的母亲情结比女儿的母亲情结更为严重。对这些复杂心理现象的考察尚处于开拓阶段。在我们拥有可以随意处理的统计数据之前,比较是不可行的;关于这些,迄今为止尚无任何迹象。
唯有在女儿身上,母亲情结才是清楚的、不复杂的。此间我们必须处理的,要么是由母亲间接引发的女性本能的过度发育,要么是女性本能弱化到了完全消失的程度。在前一种情况下,本能的优势使得女儿不能意识到自己的性格;在后一种情况下,本能被投射到了母亲身上。现在,我们必须让自己满足于这一说法—在女儿身上,母亲情结要么过度刺激,要么栖身于女性本能之中;在儿子身上,它通过一种异常的性别化损害男性本能。
由于“母亲情结”这一概念是从精神病理学那里转借而来的,它因此始终联系着伤害与疾病的概念。但是如果我们将这一概念移离其狭隘的精神病理背景,赋予它更广的内涵,我们就会看到它也有正面影响。因此,一个有母亲情结的男人可能拥有经过仔细区隔的性欲,[7]而不是,或者外加同性恋。(柏拉图在其《会饮篇》中暗示过与此类似的情况)这会赋予他强大的交友能力,帮助他时常在男人间建立起令人吃惊的亲切联系,甚至可以把两性之间的关系从不可能的边缘拯救过来。他可能拥有由女性气质培养出来的上佳品位与审美鉴赏力。因为他几近于女性的洞察力与老练,他可能特别有当老师的天赋。他很可能对历史富有感情,特别守旧,以及珍爱过去的价值观。他常常被赋予诸多帮助属灵教会(ecclesia spiritualis)变为现实的宗教情感,以及使他敏感于启示的精神感受性。
同样,处于消极面向之中的唐根症状群可能积极地显现为大胆、坚决的刚毅;雄心勃勃地追求最为高远的目标;反对一切糊涂行为及心胸狭隘、不讲道义,以及慵懒;有时候以接近英雄主义的行为,愿意为被视为正确的事情作出牺牲;坚定的、不屈服的、坚强的意志;即使面对宇宙之谜也不退缩的好奇心;最后,努力让世界换新颜的革命精神。
所有这些可能性反映在了先前作为母亲原型的不同面向而列举的种种神话主题之中。因为我已在其他地方探讨过儿子的母亲情结,包括阿尼玛错乱,所以我的当下主题是母亲原型;在接下来的讨论中,我将把男性心理状态移作背景。